合肥2025年9月10日 /美通社/ -- 據藥渡報道,2025年9月4日-6日,第三屆合肥生物醫藥創新與產業大會在合肥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國家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主任馬光輝,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制造業創新中心主任鄭海榮,中國工程院院士、大健康研究院科技委主任、首席科學家田志剛,合肥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市長羅云峰,安徽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劉文峰,安徽省教育廳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廳總督學邵曙光,安徽省科學技術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武海峰,安徽省生命健康產業推進組辦公室主任徐雪暉,安徽省醫保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俊,安徽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丁家碧,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駐會副會長馮嵐等出席開幕式,大健康研究院副院長王育才主持會議。
本次大會吸引近千名專業觀眾到場。三位兩院院士、數百位知名學者與企業高管及投資人共聚一堂,圍繞技術生態構建與產業未來發展路徑進行了深度探討與展望。
田志剛院士代表大會組委會、大健康研究院向各位來賓致以熱烈歡迎。他指出,安徽堅持以科技創新驅動產業躍升,生物醫藥產業已成為區域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亮眼名片。田志剛院士向各位嘉賓介紹了大健康研究院以及合肥生物醫藥創新與產業大會的情況,希望以本屆大會為契機,匯聚各界合力,共同營造更加開放、包容、充滿活力的生物醫藥創新生態。
馮嵐表示,我國醫藥創新歷經十年發展已取得顯著成果,原創新藥在多領域追上甚至超越國際水平。過去的十年間,出海交易額累計達1500億美元,去年有18個中國原創新藥在美歐獲批上市,美國FDA去年批準的分子實體中超50%的分子來自中國。當前中國醫藥創新已進入全球核心地帶,但仍面臨同質化研發、缺乏跨國藥企等挑戰。她呼吁政府推出更具體有力的政策,加強企業能力建設與國際合作,共同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劉文峰表示,安徽聚力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依托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等戰略平臺,布局了13個大科學裝置,建設了五大研究院和30多個前沿交叉研究平臺,在生物醫藥領域,出臺了全產業鏈支持政策,并在人工智能方面提供充足的算力和數據支撐。歡迎各位科學家和企業家來皖合作,把創新成果轉化在安徽、到安徽來投資布局,我們將提供最優質、最周到的創新創業服務。
羅云峰表示,合肥已成為"萬億經濟、千萬人口"的雙萬城市,正全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目前合肥已集聚生物醫藥企業超千家,建設了國內首家臨床研究型醫院,誕生了一批創新藥械成果,產業鏈營收近千億。未來合肥將聚焦基因編輯、AI制藥、高端醫療器械等賽道,構建"概念驗證—中試孵化—產業落地"全鏈條服務體系,依托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優勢,推動大科學裝置與產業深度融合,建立概念驗證和中試孵化基地,全力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先導區。
本次大會共組織十余場論壇、邀請百余位生物醫藥創新產業專家,聚焦細胞與基因治療、免疫應答與免疫治療、AI賦能新藥研發、多肽藥物創新前沿、XDC新藥前沿等領域,開展學術交流和產業合作。主會場特邀馬光輝院士、鄭海榮院士、田志剛院士以及先聲藥業高級副總裁兼首席醫學官吳奕涵作主旨報告,由大健康研究院副院長白麗主持。
本次大會以主題演講、項目路演、政策解讀大講堂及展覽展示等多元形式,為與會者搭建高效交流合作平臺,不僅加速生物醫藥領域知識與技術的共享創新,更有效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對接協作,為行業發展注入新動能。安徽是生物醫藥產業快速崛起的地區之一,目前已初步形成產業集群,彰顯強勁增長潛力。第三屆合肥生物醫藥創新與產業大會的成功舉辦,將進一步助推安徽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升級,吸引更多優質企業與人才匯聚,攜手構建生物醫藥產業新高地。
本次大會由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健康研究院、免疫應答與免疫治療全國重點實驗室主辦,安徽省生物工程學會、安徽省免疫學會協辦,得到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醫部、安徽省生命健康產業協會、合肥市生物醫藥產業協會、科大硅谷服務平臺(安徽)有限公司、合肥市生命健康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合肥海恒創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合肥國科康源創新醫藥研究有限公司、中國建設銀行合肥廬陽支行的大力支持。
更多會議精彩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