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2025年10月10日 /美通社/ -- 盡管中國和巴西兩國地理距離遙遠、文化差異顯著,但雙方強勁的貿易伙伴關系將持續深化。過去14年間,中國對巴西投資總額已達660億美元,且預測顯示中國企業在短期內將占據巴西電子商務市場的半壁江山。這些既有的成果與未來展望,都預示著兩國合作必將持久穩固。
盡管這兩大經濟體之間的合作伙伴關系規模宏大,但仍有許多挑戰需要克服。其中,物流運營扮演著關鍵角色。現有的挑戰包括文化差異、商業環境的復雜性、監管環境的獨特性,以及巴西物流格局的特殊性 —— 運輸距離長且主要依賴陸路模式。基于此背景,DHL提煉出五條實操建議,旨在助力中國企業提升在巴西市場的競爭力與物流效率。
一、優化倉儲結構利用率
重要策略之一是充分發揮分布式物流結構的潛力,在東南部以外的戰略區域設置分銷中心與樞紐,通過在東北部等地區布局分銷網絡,來在實現成本優化與客戶體驗提升的同時,輻射全國市場。以汽車行業為例,企業可著力構建完善的入廠物流(I2M)體系,實現生產線直供的高度可控性、同步性與品質保障。
二、選擇靈活且適應能力強的本地合作伙伴
與熟悉巴西市場需求的物流伙伴建立合作對確保配送精準度、供應鏈可視性及成本控制至關重要。中國企業習慣采用按需付費的合作模式,這就要求其合作伙伴必須具備應對業務量波動的靈活性。以DHL服務某時尚電商平臺的案例為例:該企業進入巴西市場時,需構建以收貨中心為核心的運營模式。為此,DHL為其量身定制解決方案,既能消化波動的貨量、實現實時運營調整,又能使其在客戶要求的服務等級協議(SLA)框架內,即便面臨顯著需求峰值仍能確保運營穩定性與成本競爭力。
三、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支持體系
中國企業需要在巴西的法律、監管和稅務領域獲得全面支持,并選擇具備快速落地實施能力的物流合作伙伴。在巴西境內進行貨物運輸需處理大量行政審批手續。熟悉當地運作環境的物流服務商有助于預判風險、指導戰略決策,并能根據特定市場或區域需求定制解決方案,從而確保合規性與運營效率。
四、適應巴西電子商務的運營要求
巴西消費者對電商配送時效的要求位居全球前列。要在這個擁有逾兩億人口的市場實現可持續增長,必須配備適應區域特性的穩健且規劃周密的物流體系。但僅關注消費者需求遠遠不夠,還需實現盡可能精準的銷售預測 —— 包括銷量、品類組合及庫存布局,并設計最優的倉儲運輸方案。這在"黑色星期五"等銷售高峰期尤為重要。此外,對技術與自動化的投入也日益成為提升效率與控制成本的關鍵要素。
五、關系與信任:優質商業合作的基石
巴西物流合作伙伴必須準備好應對跨境商業往來中的文化差異。除了適應中方合作伙伴的工作風格與期望,商業合作更需要雙方在短期工作模式與長期信任建立上尋求共識。中國人講究"關系",這一深刻概念超越普通社交范疇,強調互信、互利與長期承諾。雖然信任是所有商業關系的核心,但這種更深層次的聯結在中國商業文化中扮演著支柱性角色。
中國和巴西的合作伙伴關系涵蓋廣泛的經濟領域,而物流則是這一進程中的戰略主軸 —— 從中國企業進入巴西市場,到未來數年間的市場深耕,物流都將扮演重要角色。對這些大型企業而言,巴西不僅是不斷擴張的消費市場,更是一個開放的創新試驗田,這也使其成為中國品牌國際化的主要戰略目的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