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5年10月13日 /美通社/ -- 秋風送爽,豐收正當時。2025年10月10日至11日,"再生農業,生生不息——梨樹耘遠農場主題研討會暨豐收測產活動"在吉林省拜耳梨樹耘遠農場成功舉辦。產學研各界專家、行業伙伴、一線農戶等齊聚黑土地,深入交流再生農業,并親臨田間見證其價值,感受豐收的喜悅。拜耳"提質增效、以少產多、豐產復蘇"的再生農業模式,正在黑土地上生根發芽,煥發勃勃生機。
扎根黑土,再生農業結合"梨樹模式"打造標桿示范
拜耳耘遠農場(Bayer ForwardFarming)是拜耳發起的全球性可持續農業示范項目,于2021年落地中國。據該項目負責人李霈旭介紹,梨樹耘遠農場是拜耳在華布局的第三家耘遠農場,自2025年5月投入運營以來,拜耳攜手中國農業大學梨樹實驗站、遼寧東亞種業、吉林師范大學、梨樹縣梨樹鎮宏旺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本土合作伙伴,將拜耳豐富的再生農業經驗與當地特色的"梨樹模式"深度融合,在農場實施免耕播種、秸稈覆蓋、寬窄行輪作休耕等保護性耕作技術,并應用了生物育種玉米與配套的全程植保解決方案。
在10號的主題研討會上,拜耳作物科學業務拓展總監郭京萍在開場致辭中表示,拜耳推動再生農業,就是希望能將傳統的消耗型種植模式轉變為主動修復、提高生態平衡的種植過程。在中國,拜耳致力于通過耘遠農場平臺,集眾方之力,共同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再生農業。
在當前中國大力推進可持續轉型的戰略背景下,發展綠色低碳農業、推動農業生產方式向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轉變已成為重要的政策方向。中國農業大學土地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中國農業大學吉林梨樹實驗站站長李保國在主題演講中分享到,再生農業是資源保護型的,在尊重自然的基礎上,引進先進的種子與植保技術,科學管理,幫助農戶提升種植效率,這是拜耳和中國農業大學科研人員的共同追求。這一模式有政府引導,也需要科學界與企業的緊密合作,建立標桿示范,最終服務合作社與農戶。
多方合力,探索再生農業共贏新模式
圓桌座談環節,來自學界與產業的嘉賓以"再生農業,生生不息"為主題,圍繞各方在再生農業系統中的角色定位、耘遠農場合作模式的重要價值、再生農業規模化推廣的潛力等議題分享深刻的見解,表達了依托耘遠農場進行合作示范,造福農戶的堅定信心。
遼寧東亞種業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楊永華表示,生物育種技術與草甘膦除草劑的結合,為實現少耕免耕,促進再生農業落地提供了新的路徑。希望借助拜耳耘遠農場的國際化平臺和學界科研力量,賦能更多農戶。拜耳作物科學高級農藝師張莉莉則表示,針對特定作物的系統植保解決方案一方面能夠幫助農戶解決種植難題,實現提質增產,另一方面有助于減量增效,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拜耳將攜手各方做好再生農業示范,讓技術更多地受益農戶與土壤環境。
梨樹耘遠農場合作伙伴吉林師范大學在項目中承擔了土壤測量等重要工作。吉林師范大學地理科學與旅游學院院長劉吉平在發言中表示:"耘遠農場的再生農業理念與吉林師范大學的科研方向高度契合。我們堅信依托科技賦能與產學研的高度融合,能夠在提升作物產能的同時,持續強化黑土地這一‘耕地中的大熊貓'資源保護。"
耘遠農場的實踐,也正是拜耳再生農業理念價值的最佳印證。梨樹縣梨樹鎮宏旺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雨表示, 通過與拜耳、農大這些權威機構的合作,合作社能夠更好地保護土壤和生態環境,合理高效地使用農藥化肥,提升作物產量品質。這讓我們對科學種植與再生農業充滿信心和底氣。
研討會后,嘉賓參觀了全國首家以黑土地保護與利用為主題的專業博物館——中國黑土地博物館及照片展。通過深入的講解與展示,系統地了解了黑土地的特性、利用現狀以及保護黑土地的實踐經驗,切身感受到"梨樹模式"對再生農業的實踐意義和對農戶帶來的實際價值。
田間測產,見證綜合方案卓越成效
活動期間,嘉賓們深入梨樹耘遠農場田間,對應用 "拜耳更多玉米" 全程植保解決方案的"東單1331D"示范田進行了實地測產[1]。測產結果顯示,耘遠農場示范田平均每畝實收鮮粒籽重1303.24公斤,粒籽含水量為26.08%,折合籽粒標準含水率14%后實收畝產為1120.2公斤。示范區塊產量相比農戶往年平均每畝增加200多公斤,這一增收效果讓合作社監事、農場主張文鏑的喜悅溢于言表:“使用拜耳全程解決方案后,這片地在玉米生長過程中基本沒有雜草,種子、植保方案和土壤保護一起,為我們農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獲! ”
隨著我國生物育種產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拜耳旗下經典除草劑品牌農達®與達邁®正展現出顯著的應用潛力與協同價值,也讓少耕免耕的再生農業舉措得以真正落地。在梨樹耘遠農場中,農達®與遼寧東亞種業耐草甘膦玉米品種 "東單1331D" 以技術協同,為提升玉米品質與產量助力。未來,拜耳將持續開拓農達®等產品的差異化價值,為傳統市場和耐草甘膦玉米市場的農戶持續提供定制化的方案和服務。
拜耳"再生農業,生生不息" 梨樹耘遠農場主題研討會暨豐收測產活動,是產學研用各方協同探索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路徑的生動實踐。本次活動雖已落幕,但再生農業的種子已在這片黑土地上深深扎根。未來,拜耳將攜手各方合作伙伴,持續探索再生農業的有效路徑,為中國農業綠色轉型與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1] 依據農業農村部玉米專家指導組和全國玉米栽培學組共同制定的《關于玉米高產、超高產田間測產驗收方法和標準》進行實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