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2025年10月28日 /美通社/ -- 據中能網報道。
在第七屆未來能源大會"全球CTO論壇"上,山東電工時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海外營銷中心總監王浩作了題為《高安全儲能系統的探索與實踐》的主旨報告。
王浩介紹,山東電工時代隸屬于中國電氣裝備集團,長期聚焦電化學儲能系統的關鍵部件研發與集成。近年來公司發展迅速,已躋身全球儲能集成商前十。王浩指出,當前儲能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安全問題依然是懸在行業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據中國電池工業網統計,截至2025年5月,全球共發生儲能安全事故167起,其中大多數由系統過熱引發。熱管理不當不僅縮短電芯壽命、造成內阻不均,還會誘發熱失控。當溫度超過200℃時,電芯內部可能釋放可燃氣體,若控制不當將導致嚴重事故。因此,高效的熱管理是儲能系統壽命、效率與安全的關鍵。
王浩指出,儲能系統的散熱技術經歷了從風冷到液冷的發展。風冷系統受限于空氣導熱性能,溫差普遍在5℃左右;液冷技術將溫差控制在3℃以內,但隨著單艙容量提升至6兆瓦時甚至更高,傳統液冷已難以滿足需求。依托母公司在變壓器油冷領域70余年的技術積累,電工時代研發出了浸沒式高安全儲能系統,將成熟的油冷理念引入儲能領域。
浸沒式技術在計算機和數據中心領域早已成熟。王浩介紹,早在1960年代,IBM就將浸沒式技術用于芯片散熱,2011年中科曙光、2017年阿里巴巴均在數據中心采用。2023年,廣州梅州儲能電站成為全球首個落地的浸沒式儲能項目,標志著該技術正式進入儲能行業。
王浩指出,浸沒式儲能系統的核心優勢在于高效散熱、高安全性和長壽命。浸沒液可直接與電芯接觸,導熱性能遠高于空氣,同時具備良好的絕緣、阻燃特性,且無腐蝕、不易揮發。電工時代采用的碳氫類GTL合成油環保、安全,替代了傳統的含氟冷卻液。
在熱失控實驗中,普通PACK的溫度可超過400℃且持續上升,而浸沒式PACK升溫至300℃后迅速降溫,30分鐘內恢復常溫且無燃燒現象。即便在開蓋、充足供氧條件下引燃,火焰也能在5秒內自行熄滅,驗證了浸沒式系統出色的熱抑制與安全性能。
性能測試顯示,在32℃環境下,浸沒式PACK內52顆1C電芯的溫差僅1.4℃、壓差100毫伏以內,而普通PACK溫差達6.6℃、壓差207毫伏。王浩指出,這種溫控能力帶來了更高的系統效率和超過20%的壽命提升。為確保系統長期可靠,公司在密封設計上采用了O型圈結構、自動焊接工藝和多重氣密檢測。
目前,浸沒式儲能系統已在濟南超充站、東營津輝、山西煤礦備用電源等多個場景落地運行,表現穩定。隨著儲能能量密度提升和快充快放需求增加,浸沒式技術有望在大儲、超充站、AI算力中心等新興領域得到更廣泛應用。
王浩最后表示,浸沒式儲能技術不僅有效提升安全性與系統效率,還能顯著降低運維和全生命周期成本。未來,電工時代將繼續深化研發,與行業伙伴共同推動儲能系統邁向更高的安全與可靠,為行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