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助力聯合國南非德班大會
北京2011年11月22日電 /美通社亞洲/ -- 11月20日,為助力聯合國南非德班大會,由國際綠色經濟協會聯合中國生產力學會共同舉辦的“2011全球綠色智庫峰會”在中國科技會堂隆重召開。峰會主題以“應對氣候變化 -- 全球經濟變局下的智庫與產業作為”為主題。聚集可持續發展的智庫領袖與產業精英,積極開展氣候變化相關的產業經濟發展解析與推動,發揮與彰顯在全球氣候變化方面的中國力量與聲音,并為即將于2012年到來的“里約20年全球環境首腦會議”作出智庫建言。
峰會的召開旨在為世界經濟的全面綠色發展啟動智庫的杠桿力量,為世界各國在氣候變化等相關能源環境方面的合作提供對策和建議。峰會通過多元化多層次的政策與發展模式解析,深入探討和研究全球經濟的轉型與產業發展策略,全國人大法工委原副主任王茂林、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張維慶、全國人大農委副主任尹成杰、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特別顧問杜比出席了大會,并發表了深刻的主題報告和重要講話;聯合國駐華總代表羅黛琳女士發來賀信,高度稱贊和祝賀峰會的召開,世界十多個國家使節、各領域專家與海內外企業家近500人出席了會議。
會議由主辦方國際綠色經濟協會首席董事兼秘書長鄧繼海主持并致歡迎詞,對舉辦本次會議的價值和意義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全國人大法工委原副主任、中國生產力學會王茂林致開幕詞,重點提出世界經濟發展的轉型關鍵。
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張維慶進行了深入的主題演講。
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特別顧問杜比作世界能源與氣候變化的重要報告
會議主要聚焦各行業領域的“產業綠色發展能力建設”,重點設置了“基礎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生態農業、建筑產業”四大產業體系綠色能力建設的分論壇。國資委監事會主席翟立功、國家水利部原總工程師袁國林、中國國家核工業部原副部長李玉侖、國家農業部前常務副部長全國人大農委副主任尹成杰、國家農業部原副部長路明、國家住建部總經濟師李秉仁、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中國建筑材料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劉長發等二十幾位領導和專家從不同的領域進行了專業而高度的發展解析。中國人民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北京交通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建設部、中國工程院等十幾家權威機構的泰斗專家展開了深入的思想交鋒,與各行業代表企業就綠色能力建設的全面工作措施進行了充分的交流與探討。
在氣候變化、環境問題日益嚴峻的形勢下,基礎工業面臨著新機遇性的挑戰
“十二五”規劃的提出,是我國加快發展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轉變的重要時刻,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面臨著機遇性的挑戰,如何把握這一時期我國工業發展的國內外環境,對于我國工業發展的方向確定和決策選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此,會議組委會以基礎工業綠色發展為主題,開展高峰圓桌會議。參加圓桌對話的盡為在新能源享有盛譽的專家。會議由國資委監事會主席翟立功主持、中國生產力學會會長、原山西、湖南省委書記、全國人大法工委副主任王茂林擔任會議主席。對話嘉賓有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特別顧問杜比先生、中國水泥協會會長、原國家建材部副部長雷前治、國家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前院長芮素生、中國工程院院士金涌、國家化工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總工程師方德巍、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蔡國雄、中國化工信息中心產業分析師劉志遠等二十余位權威泰斗。
中國生產力學會會長、原山西、湖南省委書記、全國人大法工委副主任王茂林就中國環保產業的現狀、趨勢與產業發展策略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與說明
資委監事會主席翟立功主持基礎工業綠色發展高峰圓桌會議
新興產業是未來全球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世界科技日新月異,國際產業轉移繼續向縱深發展,有利于我國新興產業培育和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對于全球整體發展綠色經濟至關重要,戰略新興產業著眼于未來,具有成為一個國家或者地區支柱型產業的可能性,在國民經濟中具有戰略地位。會議上,國際綠色經濟協會顧問、國家水利部原總工程師袁國林重點解析新興產業在近幾年對于中國乃至世界經濟的重大影響,他預測,在未來的經濟結構體系中,新興產業將是全球經濟發展的支柱。參會代表熱情高漲,紛紛對未來新興產業和經濟發展的發表意見。
國際綠色經濟協會顧問、國家水利部原總工程師袁國林就中國如何發展新興產業,如何走好低碳之路,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
中國國家核工業部原副部長李玉侖發表講話,新興產業的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巨大貢獻以及關于新興產業節約資源解析演講。
生態農業是中國經濟體系中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建立生態農業能力建設是我國綠色經濟轉型的一大重要部分。本次生態農業能力建設主題峰會目標是:建立生態農業各領域產業“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的發展模式與合作機會。峰會將聚焦“生態農業”的發展模式,組織權威政策解析與發展模式報告,專設“生態農業發展問題與解決方案高層對話會”“優秀綠色產業項目推介”,全方位多層次的圍繞生態農業的綠色財富能力建設構建,開展務實而專業的推動系統。通過領導、專家的政策解析、優秀企業的風采展示及智慧碰撞,為生態農業的發展模式,及走在第一線的各農業企業綠色財富能力建設,提供了寶貴的建議和發展方向!國家農業部前常務副部長全國人大農委副主任尹成杰對中國生態農業發展作主題報告。
國家農業部前常務副部長全國人大農委副主任尹成杰就“發展生物農業對引領綠色發展”的重要性做了詳細的分析說明。
國家農業部原副部長路明重點說明了“中國生物質能源發展”現狀及遠景做了非常明細說明,針對各環節所存在的問題也一一做了列舉并提出了建議性解決方案。
發展綠色建筑是落實節能減排的重要切入點
我國城市與建筑的建造、運營能耗已達到全社會終端能耗的40%以上,積極推行綠色建筑,每年可減少可觀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發展綠色經濟是解決氣候問題的根本出路,發展節能、節地、節水、節材,減少室內外污染,保護環境的綠色建筑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切入點。峰會圍繞“固有建筑與新型建筑的綠色構造、建材、園林綠化等建筑產業鏈構建”,深入探討和研究了國內外建筑領域的發展狀況、政策標準、典型案例及發展前景。國家住建部總經濟師李秉仁作城市與建筑綠色發展主題報告,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中國建筑材料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劉長發等領導作重要講話。
國家住建部總經濟師李秉仁從全球發展格局,生動而深刻的做了“綠色建筑對全球經濟發展的解決方案和影響”主題報告,提出了高點智慧的見解和發展路徑建言。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深刻揭示了建筑材料工業對國計民生的重要影響,同時做了細致而前沿的剖析,提出了極為中肯并具務實簡直的辦法和建議。
中國建筑材料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劉長發對“中國綠色建筑發展的方向”做了詳盡解析。
四大產業體系綠色能力建設的分論壇圍繞各產業體系的綠色能力建設為核心,進行了充分的研究交流與討論。對各行業實踐中所遇到、人們所關注的疑點、重點進行深刻的路演,提出疑難重點進行深有力的研究討論,總結出較有效、最有力的解決方案指導。各界參會代表對本次會議的召開表示出極高的熱情,對本次會議給予了充分的價值肯定。
峰會舉行了隆重的“綠色智庫之夜”,隆重推出《綠色經濟在中國》重大編著的全球推動首發儀式,《綠色經濟在中國》將向世界展示綠色經濟在中國發展的政策、理論、模式與實踐,匯總中國20年以來的綠色經濟發展智慧,眾多權威論文與成果結集成冊,據介紹,國際綠色經濟協會編著出版《綠色經濟在中國》的目標是向全球貢獻第一部最為經典和最具代表性的綠色經濟中國文獻。
峰會在“助力里約20年-2012全球環境首腦峰會”的智庫建言中落下帷幕,為2012年召開的每10年一屆“全球環境首腦會議” 提供智庫建言,對中國及世界各國在中長期經濟與環境規劃方面貢獻智慧與產業實踐的力量。為世界環境問題與即將到來的“里約20年峰會”提出了大量務實有效的建議。
本次峰會對綠色發展模式等方面達成了諸多卓有成效的共識,對未來的發展提出了眾多務實性思路與建議,在應對氣候變化和綠色經濟發展及具體產業推動的方面,產生了一次大的洗禮,對推動中國產業經濟的升級與轉型,促進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