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駱家輝大使在第七屆年度“鮑大可 – 奧克森伯格中美關系講座”上發表講話
上海2012年3月20日電 /美通社亞洲/ -- 3月19日下午,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在第七屆年度“鮑大可 – 奧克森伯格中美關系講座”上發表了演講。
駱家輝大使說道:“我相信中美雙邊關系正在邁入一個新階段。我相信我們需要加強各個層面上的雙邊合作,從而為中美兩國人民帶來切實利益 -- 就業,繁榮和安全。”
一年一度的“鮑大可 – 奧克森伯格中美關系講座”由上海市美國學會、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和上海美國商會共同舉辦,這一講座已經成為非官方的中美關系現狀講座。
包括中美關系學者專家、美國駐華企業界人士和中外媒體在內的約450名與會者在上海四季酒店聆聽了駱家輝大使的演講。駱家輝大使強調,美國歡迎中國的經濟崛起,中國的市場對于美國創造就業機會也很關鍵。
但是,他還強調,中美經濟合作需要政策和實踐方面的公平性做保障。“所謂公平,我指的是提供一個能夠保證讓中美企業平等競爭的健康環境。同時,公平也意味著消除對美國企業的歧視對待,消除對本土企業的貿易保護。。。”駱家輝大使說道。
駱家輝大使在演講結束時,呼吁兩國“避免因政治因素而使中美關系的走向偏離正軌”,并號召所有在場的各界人士共同致力建立中美兩國持久的雙邊關系。
緊接著駱家輝大使的演講,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楊潔勉教授作了點評。
在談到中美兩國之間的合作時,楊教授說道:“顯然,中美兩國的領導層都在致力于體制建設、對話交流與促成共識。中美之間在中央與聯邦級就設有60多種溝通機制,以便雙方定期進行深入磋商。
楊院長發言后,參加講座的中外嘉賓與駱家輝大使展開了熱烈的問答對話。
該講座的設立是為了紀念已故的鮑大可(A. Doak Barnett)和奧克森伯格(Michel Oksenberg)這兩位杰出的美國學者和政策制定者。上世紀60年代,他們的著作和努力,對中美雙邊關系的發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
今年正值中美《上海公報》簽署40周年,本屆講座慶祝了這一具有歷史性意義聯合公報的簽署。1972年2月,尼克松總統和周恩來總理在上海錦江酒店簽署《上海公報》,標志著中美關系正常化進程的開始。
“鮑大可 – 奧克森伯格中美關系講座”為當前及未來美中關系中的問題提供一個坦誠交流的平臺,今年已是第七屆。該講座是中國第一個、也是現今唯一的中美關系講座。往屆講座榮幸邀請到美國政壇重要人物演講,包括美國前駐華大使洪博培、世界銀行行長、美國前貿易談判代表及美國前副國務卿佐利克。
上海市美國學會是非營利性的民間學術研究組織,由上海地區專注于中國外交政策,尤其是中國對美政策研究以及致力于促進中美關學者穩定發展的學者及專家組成。學會旨在促進對美國的研究,為中國現代化建設及外交政策,為上海建成經濟、貿易、金融與文化的國際大都市服務。
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是美國無黨派公共事務組織,專門致力于促進中美之間公共政策交流及建立中美之間具有建設性及持久性的關系。該委員會為中美雙方就關系兩國共同利益的問題,創造深入交流和理性辯論的機會。
該講座由上海美國商會協辦。上海美國商會被稱為在華“美國商業之聲”,是亞太地區規模較大且發展較快的美國商會。上海美國商會成立于1915年,是第三家設立于美國境外的美國商會。作為一個非盈利,無黨派的商業組織,美國商會上海秉承自由貿易,開放市場,私營企業和無限制的信息流通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