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化整零關系,助汽車業騰飛
上海2012年4月28日電 /美通社亞洲/ -- 2012年4月中旬,法國馬賽商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首次三校聯合舉辦題為“中外汽車零部件企業在中國的發展路徑選擇”的汽車校友論壇。來自三所商學院的MBA,EMBA汽車產業的約70位校友參加了此次論壇。
外資零部件企業在華日趨強勢
法國馬賽商學院中國區主管王華教授認為,隨著外資零部件企業近三十年在中國的發展,部分領先公司已經進入“深耕階段”。他們從早期的追隨外資整車廠進入中國,通過組裝進口零部件,到國產化,到將中國作為全球采購的中心之一。最近,他們開始為中國整車廠的新產品開發做供應商。更為領先的企業甚至實現了逆向技術轉染,即在中國生產的更低成本的管理實踐,向全球其子公司傳授。
中企零部件企業不甘示弱
在本次論壇討論中,中資零部件企業的老總們并沒有因此而顯示出悲觀的態度,并且對于外資企業優勢論提出了不同的想法。上海瑞爾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建軍認為,有不少領先的外資公司,盡管外表光鮮,但是由于種種原因,離職率很高。相反,一些領先的中資零部件企業,在同樣的外部競爭環境,甚至更為惡劣(相對于外資和國企而言)的情況下,卻能夠建立良好的企業文化,打造一個穩定的團隊,實現共同的長期發展。因此,他認為,打造根植于中國文化的公司文化有利于中長期的發展。
“零部件企業現在都迫切希望通過獲得資金尋求快速發展。但是如果盲目地與資本對接,被資本綁架,犧牲企業中長期發展戰略目標,這是危險的。”中歐校友,上海凱眾聚氨酯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穎韜從資金的角度解答中資零部件的發展之路。業余時間鐘愛打太極的楊穎韜,指出中國企業也需像打太極一樣,也需要修煉好自己的“內功”,尤其是在研發及創新上。
比亞迪高度垂直一體化模式陷入困境
從整車廠的角度,比亞迪是個近階段的“非典型”案例。比亞迪不單造整車,發動機、電機、控制器也要自給自足,其零部件配套自給率一度高達60%-70%。比亞迪曾經一度聲稱除了輪胎和玻璃外,幾乎所有的零部件都可以自己做,就連比亞迪的生產設備都是自給自足,工廠內單一負責建造生產設備的員工甚至多達上千人,但該模式不久之后就陷入了困境。
“原因在于其有限的資源難以深入研究發動機、電機的內部構造,”洪源解釋道,“比如國內自主汽車品牌做得較好的長城汽車都沒有這樣做,而是去年開始和法雷奧、博世,馬牌等等國際領先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簽了戰略合作協議,從供應商體系開始優化整車競爭力。”洪源現任萊茵技術(上海)有限公司大中華區技術總監,同時也是法國馬賽商學院汽車校友會會長以及上海交大-法國馬賽商學院雙學位EMBA校友,在汽車業有十幾年的工作經驗,資歷深厚。目前,國內很多整車生產企業都開始和國際以及國內領先的零部件供應商開展戰略合作。
吉利對標大眾旨在打造品質轎車
上海交大-馬賽雙學位EMBA校友胡國亮,現任實耐寶工具儀器昆山有限公司亞太診斷事業經理提到,“經過這幾年汽車市場的動蕩起伏,我發現整車廠對于零部件供應商的要求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不久前吉利汽車的高管和我交流時談到吉利開始做一個重要項目,叫做‘全面對標大眾’。吉利以前注重成本,贏在低價競爭,但在金融危機中,吉利的整車銷售大幅下跌,而大眾確實穩步增長。吉利開始對標大眾的質量,這樣一來,首當其沖的就是供應商體系。”
以歐、美,日為代表的全球性發達汽車產業鏈正在重塑汽車工業零整關系,汽車零部件企業正紛紛從整車企業中獨立出來。這極大地改變了原有汽車產業的垂直一體化分工協作模式,零部件企業與整車企業形成了對等合作、戰略伙伴的互動協作關系。從中不難得出結論,西方的汽車產業注重精細化分工,成功的產業發展是基于整個產業鏈的利益共享,保護零部件配套企業的利益即是保證自己的利益。
從全球化角度看中國零部件的出路
王華教授認為,中國車企的國際化以及零部件企業的全球化為中外零部件公司提供了新的市場機遇。
根據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和權威咨詢公司的預測,中國車市至少還有十年高速的發展,增速會相當于GDP增長速度的1.5倍,當前全球汽車市場的重心已經開始不斷向中國轉移。從2012年1月30日起施行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1年修訂)》中,將鼓勵重點由“整車制造”轉變為“關鍵部件的制造和研發”,政策的支持表明汽車零部件企業將成為中國汽車產業鏈中的重要的一個環節。
在中國OEM市場,目前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和整車企業之間的關系,已經不能適應中國整車工業發展和中國汽車零部件工業發展的要求。現有的中資零部件企業要盡快轉變單一的成本取勝的慣性思維,將品質逐步放到第一位,并像西方成功企業學習,慢慢磨合與整車企業的關系,從成本優勢逐步轉向以技術研發為保證的持續良好品質優勢。并力爭在一級供應商中更多地出現中國企業的身影,向模塊化方向發展,實現零部件成套、成系統地供應。
在售后市場,應該密切注意售后市場的結構性變化,要關注連鎖的獨立快修店的出現,基于電子商務的銷售平臺,以及銷售渠道的搭建。在海外市場,除了繼續發展海外售后配套市場外,要關注中國的相關領先企業,要前瞻性地遇見到可能收到的中國OEM的邀請,在海外投資建廠,未雨綢繆,在人才儲備上做好前期的工作。
關于上海交大-法國馬賽商學院AEMBA項目:
上海交大-法國馬賽商學院AEMBA項目是上海交通大學與法國馬賽商學院聯合設立的項目,包含國際雙學位EMBA和國際在職MBA(品牌與創新管理,全球管理,投資于金融管理,人才領導力等四大方向)兩大課程。
更多關于此次活動的相關信息,請訪問AEMBA項目網站:www.AEMB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