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13年3月26日電 /美通社/ -- 繼2012年9月20日證監會公布《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辦法》以來,證監會各項利好政策不斷,就在本月14日到16日更連發9個文件,包括放松對證券投資機構設立子公司數量、區域以及業務范圍的限制,向部分私募資產管理機構放開公募牌照,正式允許證券公司非現場開戶等,進一步給券商、基金松綁,令業內人士直呼政策“好到不可思議”。針對系列新政給行業帶來的重大影響,以及公募、私募兩類金融機構在IT決策上的變化走向,本土IT整體運維服務商脈山龍公司副總經理謝飛進行了專業的解讀。
謝飛:深圳市脈山龍公司副總經理,工信部主管國家信息技術服務標準工作組(ITSS)專家,從事數據中心建設與運維服務10年,對金融行業業務格局與IT架構及其IT服務需求有著深刻理解,目前掌管著包括金融、商業連鎖、通信電子、政府等行業上千家企業機構的數據中心運維服務及研發業務。
系列新政預示著公募基金壟斷被打破,行業規模大幅增長是必然的,但在相對公平的競爭環境下,本土證券、保險、基金、期貨等金融行業企業將發生什么變化?隨著企業的業務布局的變化,對于金融行業賴以開展業務的信息系統,這些企業將如何進行IT決策和調整來應對新的競爭環境?“春秋亂戰”的大幕即將拉開,IT部門又該如何專注企業信息技術的變革,驅動業務部門快速動作、搶占市場,并保證萬千用戶的安全和質量?
“新政”下行業面臨洗牌 公募、私募兩類機構的業務變局
在脈山龍公司副總經理謝飛看來,從行業角度,打通公募、私募渠道,對整個行業規模和發展都是利好;從微觀市場角度,對公募、私募雙方來說都是新的業務增長機會。但新政也是利弊共存,各類金融機構必須決策是否和如何開展政策放開領域的新業務,更要面對市場的充分競爭和重新洗牌。
對于現有證券公司來說,雖然一方面市場的放開、牌照含金量的降低是一股強大的沖擊波,但另一方面,準許其設立基金子公司并開展私募業務,取消對新設營業部數量和區域的限制,以及放開非現場開戶方式,都無疑給裹足不前的本土券商打開了盈利的天花板,并激發其創新轉型的能量。
對于私募資產管理機構,未來除了有機會光明正大地進入基金、證券市場參與競爭,還有望參與社保基金、養老金、企業年金等資產的管理。
在這種混合業務模式下,兩類金融機構賴以生息發展的信息系統勢必然面臨重新調整。
業務格局“千機變” 兩類機構信息系統建設走向
謝飛指出,目前公私兩類機構都面臨業務格局變化,業務范圍擴大了,政策要求業務隔離、保密,這些機構就面臨新的業務如何運營的問題:是新建數據中心,還是合作外包,或者將原有系統進行優化整合?
從私募公司角度,目前私募基金真正發行公募基金各種門檻并不低。首先必須滿足實繳資本不低于1000萬元、最近三年資產管理規模均不低于20億元一項,全國的陽光私募基金最可能符合條件僅4家左右,勉強符合的僅7家左右。
此外,公募業務前期成本過大,私募弱小難承受;“姓公”后,在經營運作方面納入監管,失去操作靈活的優勢,勢必要忍受“戴著鐐銬跳舞”的痛苦;私募公司要想開展公募業務,必須先申請非公開募集產品資格,再考慮申請公開募集產品管理資格,還須成為基金業協會會員等等。因此短期來看,私募公司大規模發行公募產品為期尚早。但這并不影響私募基金們申請牌照,畢竟能夠拿到牌照對企業品牌影響和實際業務都有積極作用。當然不排除部分實力雄厚的私募基金試水搭建信息系統,并引發示范效應,這時技術后臺準備工作必然先行,信息系統的擴容、安全、災備等方面都必須納入考慮范圍。
謝飛認為,私募基金搭建信息系統有兩種情況和選擇:
在政策對信息系統配置要求不明確的情況下,鑒于當前已經有銀行、券商等機構愿意以外包的方式和私募進行合作,私募基金將很有可能會采取外包合作方式來滿足要求,這也是較便捷和較節約成本的一種方式。
如果被納入監管范圍后,被要求與現有券商、基金公司配置相同信息支撐系統,私募基金將不得不考慮自建數據中心。目前私募公司只是投資顧問的角色,私募產品的精致核算等都是信托公司操作,并不需要配置后臺系統及后臺管理團隊,大部分私募后臺僅有1人,最多4人,而即使在一家小型公募基金公司,一個運營保障部門也至少在10人以上,且需要完備的信息系統。如此要求勢必打壓私募的積極性,但作為從未作為發行主體發行產品的私募公司來說,也極可能投入成本建設一套信息系統,既可以用來發行私募業務(在政策允許下),還為日后發行公募業務打了基礎。
對于現有證券公司來說,政策放開券商設立營業部的權限,但同時對券商開展基金托管時的業務隔離、信息保密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也就是券商需要配置獨立的信息系統資源給基金托管業務。券商傳統業務和新業務對IT需求迫切:
放開非現場開戶和進駐電商平臺的嘗試,傳統線下模式的營業部或許收縮或轉型,但整體業務量只增不減、市場規模有望大幅增加,對信息系統的建設和運維需求也并不會減少。
放松營業部業務范圍,公募有可能進入私募市場,新的業務又必須與傳統業務隔離、信息保密,現有證券基金公司可能通過對原有系統進行升級改造,配置部分IT資源支撐新的業務,或者建設新的信息系統運行新業務。無論那種方式,券商新一輪的數據中心建設大潮都勢在必行。
另外,系列法規還對信息系統產品采購、技術安全和零故障率運維等提出明確要求,進一步加強安全監管。謝飛認為,這其實也是對金融機構的信息部門對IT服務商的選擇和有效管控提出了更嚴苛的要求。新政下金融機構迎來更多業務創新和改變市場格局的機會,信息技術部門需要專注核心產品的創新與研發,而將數據中心建設與運維交給經驗豐富、資深的專業IT服務商,這樣才能輕松上陣,深入業務創新,從而幫助公司快速布局業務、贏得先機。
“脈山龍就是金融業務創新的資深IT服務專家,”謝飛介紹,“脈山龍公司從成立之日起即為金融行業提供IT建設與運維服務,至今深耕金融市場16年,目前服務于中國50%以上的證券基金公司,可以說是見證了本土金融業務的創新,和中國證券、基金、保險、期貨企業一起成長、共同發展。”
目前已有部分私募基金開始準備申請牌照,而本月13日方正證券泉友會天貓商城旗艦店上線,成為了證券行業首家亮相天貓的券商,此前保險機構在天貓這個平臺上早就有了可喜的銷量,種種跡象表明,新政下金融機構已經開始重新進行業務布局。脈山龍也已經進行了相關準備工作,謝飛表示:“對于新政下證券基金公司的IT需求轉變,脈山龍已經與部分券商和基金公司進行過溝通和交流,根據券商的實際情況,形成了不同的建設或改造思路,并將與部分券商開展深入合作。”
關于脈山龍
深圳市脈山龍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脈山龍)成立于1997年,是國內領先的IT運維整體服務提供商。作為國內成立較早的IT服務外包商之一,脈山龍15年來專注于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咨詢、設計、建設、運維和管理外包服務,并提供總部級綠色數據中心建設、多分支機構IT統一管理、企業私有云與管理服務外包等系列解決方案。公司的產品與解決方案廣泛應用于金融、企業、政府、制造等行業,服務國內50%以上證券基金公司和騰訊、康佳、茂業等上千家大型企業機構。公司在北京、深圳、蘇州、重慶設立四大服務中心,服務覆蓋132個城鎮以上行政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