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2013年4月18日電 /美通社/ --
中國“十二五規劃”指出到2015年天然氣將占其能源構成的8%。隨著天然氣勢將取代傳統能源,中國正采用全面的方法,通過輸入他們的液化天然氣供應和發展他們當前的工廠設施與項目以保障中國能源構成的未來。
在訪談中,顧教授分享了他對液化天然氣在中國能源構成中所發揮作用的看法,這項規劃對發展面向中小型項目的基礎設施和技術的影響以及對中國中小型液化天然氣行業的其它啟示與發展。
他指出與卡塔爾或馬來西亞等主要出口國相比,中國的工廠小得多,屬于中小型規模。規劃顯示這些工廠設施將迎來兩個階段的發展,并將不僅保障天然氣的來源與供應,并且確保中國各地資源的分布。
“中國正迅速消耗能源,形勢非常明確。2010年,我們發現能源的總體需求與供應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隨著我們步入2020年,這一差距很有可能進一步擴大。天然氣如何能夠滿足這一需求和填補這一差距?最近人們似乎達成了共識,即液化天然氣將能起到這種作用。”
(顧先生補充說)“中國液化天然氣協會的研究表明,約有60個中小型液化天然氣工廠正在運作,另外還有40家尚在建設。而僅在美國就有100多家中小型液化天然氣工廠。”中國擁有巨大的潛力在面向中小型液化天然氣的技術和基礎設施方面進行發展和投資。
在新加波舉行的第二屆年度 Emerging Small & Mid-Scale LNG Asia Forum(新興中小型液化天然氣亞洲論壇)上,顧教授將與一支國際與區域發言人小組一起基于圍繞東南亞地區中小微型液化天然氣的主要問題發表一系列商業與技術演講。顧教授的演講標題為“中國中小型液化天然氣的最新發展”("Small and Mid-Scale LNG Developments in China: An Update")。
參展商與贊助商包括必維國際檢驗集團 (Bureau Veritas)、Gasfin、GTT、林德(Linde)、德西尼布 (Technip) 和 Simmons & Simmons.
下載訪談,請登錄 http://www.smallandmidscalelngas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