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3年5月3日電 /美通社/ -- 由商會網主辦,中國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協會、APEC 中小企業服務聯盟、世界經濟貿易聯合促進會、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等聯合主辦的“2013商會大會”于4月24、25日在杭州洲際酒店成功舉辦。本屆商會大會在新科技時代的背景下,深入剖析了民營企業的創新壓力,共同探討了民營企業創新轉型發展的新思路。
精英齊聚
“2013商會大會”呼應當前全球經濟新形勢,以“新科技.新模式.新動力”作為大會主題,力邀全國各地商協會領袖、知名企業家齊聚西子湖畔進行巔峰對話,分享企業創新過程中的典型案例,探討科技時代來臨對民企持續發展的沖擊力量與轉型壓力。
為期兩天的“2013商會大會”由1場主論壇、11場行業專題分論壇、1場商會投資博覽會組成,涉及商業合作、綠色企業、浙商新思維、品牌管理、電商創新營銷、企業并購重組、城鎮化消費、典藏品投資、商會創投、藝術品投資等多個領域的內容,吸引海內外近千家商協會,萬余名企業家、學者精英參會。
共話創新
在以“商會合作論壇 -- 科技力量和民企新戰略”為主題的主論壇上,APEC 中小企業服務聯盟秘書長黃殿文先生和民進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以及商會網總編張雄杰發表了精彩致辭,提出了對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全新戰略思考。周德文指出,“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和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浪潮,浙商以傳統制造業和傳統市場的資源性發展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只有依靠新科技的力量實現企業創新,才能更好地實現企業轉型發展。
如今,民營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依靠粗放型增長模式發家的浙商日子尤為艱難。因此要應對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沖擊,民企只有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隨之做出相應改變,增強自身對產品市場的敏感程度,及時對市場需求作出反饋才能實現發展。
政策扶持
然而,民營企業在發展創新的路上面臨資金、土地、稅收等眾多窘境,因而創新之路屢屢受挫。 “不創新是等死,創新是找死”,民營企業家被“創新”兩個字縛牢。企業的“創新”是一個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過程,它不僅僅包括自身產品升級,還包含了有企業內部組織形式組織架構的改革,甚至是商業模式的轉變。因而,民營企業的創新也需要政府政策上的扶持,做民營企業的堅強后盾。
在2013商會大會中,圍繞“民企創新究竟依靠政府扶持還是自主創新”這一主題,由袁岳和鄭明治帶隊的辯論團展開了激烈辯論。鄭明治帶隊的正方辯手支持民企創新依靠政府扶持,他們表示政府擁有的創新、政策、教育、科研、金融等資源在民企創新之路上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政府應該采取各種政策上的扶持來推動企業創新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政府應該提供資源支持,以幫助企業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使其適應市場的需求。
2013年商會大會是一場論辯新科技的年度盛會;是一場引領創新的腦力風暴;是一個展望新動力的完美旅程。在深入剖析新科技時代背景下民企面臨的創新困境的同時,為企業家們尋找了創新靈感,也為中國民營經濟更好的發展創新指引了新的路向。讓大家共同期待2014年商會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