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2013年7月2日電 /美通社/ -- 不出國門就能享受到國外專家的診斷服務,是醫療不發達地區患者較高興的事。艾迪康醫學檢驗中心、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浙醫二院共同簽署遠程病理會診協議,為國內患者提供高端病理會診服務。
近日,就診于臨安市中醫院的方女士就通過遠程病理會診平臺拿到了遠在美國UCLA的病理專家為其做出的病理診斷咨詢報告。
方女士發現右腿上伴隨她40年的痣突然有變大的趨勢,就近來到臨安市中醫院就診。臨床初步判斷為大腿腫物但無法確診,醫院便將樣本送至其檢驗合作方 -- 艾迪康醫學檢驗中心進行檢驗。艾迪康通過自身病理實驗室診斷及與浙醫二院的聯合會診,病理診斷為Spitz痣 [1]。但因患者組織細胞形態不典型,其組織病理像與惡性黑素瘤[2]相似,為保險起見艾迪康與浙醫二院建議患者通過遠程病理會診平臺得到美國專家的病理診斷咨詢服務。
通過美國專家參與會診,當得到同樣診斷為Spitz痣的咨詢意見后,在醫院通過簡單的病變切除小手術,病人很快就出院了。
方女士的最終治療方案源于先前多次的病理診斷結果。盡管現代醫學對疾病的診斷手段日益增多,但許多疾病的最后診斷還是取決于病理診斷,尤其是腫瘤的診斷,病理診斷結果將直接決定臨床醫生的治療方式。然而目前我國各個科室建設中最缺乏的是病理科,同時作為醫學診斷基礎的病理人才相當缺乏。可見基層醫院以及一些疑難病例的病理診斷面臨的困難尤盛。
“以前,病情特殊的患者只能邀請專家到當地會診,或者轉診到大醫院治療,而請專家到當地會診的費用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是筆不小的開支;若是將患者轉診,因為路途遙遠,患者病情復雜多變,十分危險。目前遠程會診恰好可以解決這些難題,一舉多得。”方女士的主治醫生表示。
遠程病理會診是伴隨信息化技術發展而開始的一項醫療新技術,它充分利用現代化的高科技影像、聲音采集設備和專用的遠程會診軟件,在相隔數千公里的兩地實現快速、可靠的高清交互式會診交流。艾迪康全國病理實驗室負責人夏成青表示:遠程醫療關乎民生,遠程病理關乎醫療質量。艾迪康之所以選擇與浙醫二院和UCLA共同搭建這樣一個平臺,就是為了大幅降低病理誤診率,彌補一些地方醫療診斷水平的不足,同時降低患者的經濟負擔。遠程病理會診在醫學專家和病人之間建立起了全新的聯系,使病人在原地、原醫院就能接受千里之外專家的會診服務。
[1] Spitz痣:又稱良性幼年黑素瘤(benign juvenile melanoma)、上皮樣細胞型黑素瘤、梭形細胞復合痣、梭形細胞痣、假性黑色素瘤、大細胞痣、上皮樣細胞痣等。是黑素細胞的一種良性腫瘤,因其組織病理象可與惡性黑素瘤相似而易誤診為惡性黑素瘤。
[2]惡性黑素瘤:惡性黑素瘤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皮膚惡性腫瘤,部分惡性黑素瘤起源于色素痣。由于中國人肢端型惡性黑素瘤較為多見,所以對于發生于手腳的色素痣要特別重視,尤其是當原有色素痣有明顯變化,直徑大于3mm時。研究證實早期診斷、規范的診治流程是改善惡性黑素瘤預后的關鍵因素。
艾迪康-浙醫二院- UCLA遠程病理會診平臺介紹:2012年4月艾迪康醫學檢驗中心、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浙醫二院共同簽署遠程病理會診協議,為國內患者提供高端病理會診服務。
自2010年浙醫二院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建立聯合診斷學術中心率先開展國際遠程病理會診服務,迄今已完成600余病例的會診,是目前全國較大的國際遠程會診中心,2011年被衛生部命名為全國三大區域遠程病理會診中心之一,負責指導所屬區域的病理會診、質控和技術培訓工作。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是美國頂尖的公立大學之一。UCLA-浙醫二院聯合診斷學術中心與艾迪康開展國際遠程病理會診服務,以促進雙方學術交流,加強多學科團隊(臨床、影像、檢驗、病理等)合作,提升學術水平為目標。其中病理學術項目將利用遠程病理優勢,由浙醫二院通過目前先進的數字化病理掃描系統,將病理圖像和病人信息傳輸到UCLA,由美方專家進行國際遠程病理會診,為進一步治療提供重要依據。三方專家還針對同一病理圖像進行交流,討論診斷和制定治療方案。中心邀請30余位美方資深病理專家提供診斷服務,專業分工精細,能滿足不同臨床病理會診需求。我們希望通過聯合診斷學術中心的平臺,將世界高端的醫療資源帶給普通百姓,讓病人不出國門就能享受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會診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