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14年6月18日電 /美通社/ -- 又是一年畢業季,浩浩蕩蕩的準畢業生將大量涌入各地人才市場,進入社會工作。2014年,我國應屆高校畢業生人數再創歷史新高,達到727萬人。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就業形勢的不斷變化,大學生的就業心態正在發生微妙的改變。
應屆畢業生就業現狀調查
新一代的畢業生為標準的90后群體,這個年輕的群體更注重內心感受,尊崇自己所喜歡的事物,即使感受到就業壓力,也抱著有父母養、“就業不急”的復雜心態;當然也有部分大學生剛剛相反:因為身邊的同學紛紛找到工作,迫于各方的壓力,匆匆選擇一個崗位開始工作。他們中的很多人創新意識強、價值觀多元,但由于缺乏職業規劃,擇業時普遍感到迷茫無措,盲目就業。中國人才熱線隨機抽查了100名應屆畢業生,調查數據顯示:52%的應屆畢業生抱著先就業再擇業的心態,35%的畢業生抱著觀望的心態,高不成低不就,僅13%的畢業生有著清晰的職業規劃。
在激烈的就業市場競爭中,一些畢業生不敢談理想,也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由于他們沒有職業規劃,從而產生了一系列盲目行為:盲目投放簡歷、盲目應付面試、盲目參加招聘會等等。由于方向不明,大部分畢業生求職者匆匆選擇就業。從近三年數據來看,應屆畢業生的離職率始終在高位徘徊。很多中小型企業的HR跟中國人才熱線反映,很多招聘來的應屆畢業生半年左右就跳槽或者辭職,而且大部分并未能給出一個很好的離職理由。
由于缺乏明確的職業規劃,畢業生擇業時,會忽略自己的特長與愛好,一窩蜂的選擇時下熱門的行業。從中國人才熱線發布的崗位招聘情況來看,最缺應屆生的四個崗位大類是:銷售、金融[銀行/證券/保險/投資等]類、人力資源類、采購類,其中銷售類別的職位占了相當大的比例,但銷售類職位卻并不受畢業生青睞,一則因為銷售類崗位門檻低,技術含量低,畢業生不屑于做,二則銷售崗位競爭激烈、工作辛苦、考核嚴格,導致不少大學生對其“嗤之以鼻”。這從側面反映出大學生就業難的一部分原因:供應量大的崗位并不是大學生想去的,反之,那些‘僧多粥少’的崗位,比如國企、事業單位的任何崗位,都有千軍萬馬往里鉆。不少中小型企業HR抱怨應屆畢業生難招,但通過對畢業生求職者的調查,中國人才熱線發現,大部分應屆畢業生難就業。這直接導致了畢業生人才供需的矛盾。
畢業生扎堆熱門行業
根據中國人才熱線官方數據統計顯示,2014年最受畢業生青睞的十大熱門行業依次是電子/光電/微電子、通信/電信設備/服務、計算機軟件及服務、互聯網/電子商務/網游、房地產開發/建筑/工程、貿易/進出口、電氣/機械/機電/重工、儀器/儀表/自動化、醫藥/醫療器械/生物工程等。目前應屆畢業生求職趨向薪酬水平較高的行業,根據中國人才熱線官方調查報告顯示,2014年,薪酬水平較高的行業包括:金融保險業、信息傳輸、互聯網行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社會服務業,其中社會服務業指的是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等。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電商從業人員的薪資水平也是水漲船高。而老的制造業企業、傳統的農林牧等行業的薪酬水平相對比較低一些。當然不同經濟類型的企業薪酬水平也是不同的,比如外企與國企的差距就比較大。另外職位越高差距也就越大,如管理崗位外企薪資水平遠遠高于國企,此外相同的崗位因工作能力不同,薪資水平也有所不同。應屆畢業生不能盲目追求薪酬水平較高的行業,而是應該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行業。
中國人才熱線支招畢業生求職
針對畢業生盲目就業的情況,中國人才熱線建議畢業生求職者:
1、提前做好職業規劃,畢業生一定要結合自己的優勢和特長,給自己制定一個明確的中長期的職業發展規劃,求職或者跳槽都要有目標,切不可盲目就業,湊合就業。
2、畢業生投遞簡歷時切勿“亂撒網”,一定要選擇自己喜歡的行業,喜歡的崗位。興趣是較好的老師,這點同樣適用于職場,畢業生第一份工作一定要是自己喜歡的,只有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才能不斷為之努力付出,并且受到公司領導的認可與肯定,在自己的崗位上越走越遠。
3、調整心態全身心融入第一份工作,畢業生剛參加工作時,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切忌不能眼高手低。此外,第一份工作的薪資不是重要的。很多畢業生在選擇第一份工作時,更多的是根據薪資來決定最后的選擇。
日前,中國人才熱線市場總監閆立偉接受深圳財經生活頻道采訪時指出,每年都會有很多畢業生盲目的選擇就業,不斷的換工作,換行業,閆立偉建議畢業生求職者想要在未來拿到滿意的薪酬,不僅要選擇好行業,還要提前做好職業規劃,一步一個腳印的去積累,按照自己的興趣和專長去考慮從事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