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15年5月4日電 /美通社/ -- 4月29日,由南方出版傳媒、時代周報以及中山大學管理學院聯合主辦的第二屆“影響力-中國”春季峰會在深圳舉行。峰會上,多名來自學界的頂尖學者和優秀企業家探討了“深改時代,互聯網+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帶來了怎樣的機遇”,進而為中國經濟把脈。
峰會分為主題演講與圓桌論壇兩個環節進行,三個多小時的緊湊議程中,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理事兼副所長向松祚、華南理工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院長王仁曾、互聯網金融千人會聯合創始人兼副秘書長聞學臣、廣州電子商務網董事長施少斌、紅嶺創投董事長周世平等人出席峰會,圍繞“互聯網+”發表了各自的深刻見解。
作為主辦方代表,南方出版傳媒總經理杜傳貴在開幕致詞中表示,“‘互聯網+’正將成為撬動變革的支點。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順勢而為,中國的經濟會飛起來”。他引用海爾創始人張瑞敏先生的名言“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為目前各行各業的轉型升級做了生動注解。作為全國第一家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單位和廣東文化產業重點扶持的龍頭企業之一,廣東省出版集團、南方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也正全力融入“互聯網+”的浪潮,謀求成為擁有強大實力和傳播力、影響力、公信力的新型出版集團。
在主題演講環節,面對著臺下的300多名聽眾,樊綱的演講主題是“互聯網+與第三次工業革命”,他認為,互聯網通過信息技術革命,大幅度降低了信息成本,但是,互聯網并不能改變產品的質量,互聯網不能把一個二流的企業變成一流。
向松祚在演講中認為,“互聯網是非常偉大的技術,但我們必須警惕犯錯”。他認為,“全球經濟陷入低增長和停滯的主要原因是虛擬經濟的惡性膨脹”。
王仁曾教授在演講中,著重闡述了“互聯網+與重資產行業的技術變革”之間的深層關系。他指出,“必須清醒地看到正在進行的產業漸變,讓互聯網連接制造,連接實體,連接服務”。
另三位來自企業界的嘉賓,則以自身的實踐檢驗了“互聯網+”的魔力。
互聯網金融千人會創始人聞學臣指出,互聯網+正在讓商業模式發生深刻的改變,每一個人都必須把握這一歷史機遇。
廣州電子商務網董事長施少斌敏銳地抓住了“互聯網+服務”的新機遇,成功由實體制造業企業家轉型為電子商務網創始人。
紅嶺創投董事長周世平則從自身的專業與從業經驗,指出當前互聯網金融存在的弊端和風險,他認為,在第三方存管制度不完善的情況下,容易觸發資金安全的風險。此外,在大數據爆發的時代,信息泄漏問題也考驗著互聯網金融是否能健康發展。
在圓桌論壇環節,樊綱、王仁曾、聞學臣、施少斌、周世平以及天安數碼城集團總裁杜燦生、周大福珠寶集團電子商貿副總經理陳宇航等人,圍繞企業在“互聯網+”的浪潮下如何抓住機遇適時轉型展開了討論,嘉賓們認為互聯網將成為一種基礎設施,成為社會生活的標配;如何正確利用,將決定某個個人、企業或行業的成敗。無論是樊綱教授提及的“互聯網+知識”,還是杜燦生頗有心得的“產業地產+互聯網”,抑或聞學臣看好的“互聯網+金融+X”,都讓臺下聽眾腦洞大開。
“影響力-中國”春季峰會始于2014年,是南方出版傳媒有限公司與時代周報聯合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打造的一個思想會平臺,旨在匯集產業界、金融界、思想界最具影響力的踐行者、決策者和研究者,就中國經濟的新趨勢、熱點問題發表演講,交流觀點,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持續發展出謀獻策。
Photo - http://photos.prnasia.com/prnh/20150504/0861503662-a
Photo - http://photos.prnasia.com/prnh/20150504/0861503662-b
Photo - http://photos.prnasia.com/prnh/20150504/0861503662-c
Photo - http://photos.prnasia.com/prnh/20150504/086150366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