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5年11月18日電 /美通社/ --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一直是國民經濟的命脈,農業的發展直接關系著社會的穩定與發展。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技術將如何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呢?11月15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指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和中國經濟年鑒社聯合主辦了“2015(第三屆)中國糧食與食品安全戰略峰會”,并以“農業發展方式轉變與增長動力接續”為主題集中探討如何著眼于農業現代化推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和動力升級,并邀請了海內外農業領域的商業領袖和學者就農業科技創新等具體問題做出了深入的溝通。在本次大會上,七牛總裁呂桂華也被應邀其中,并作了主題為“互聯網+農業的可行性分析”的演講。
以下為演講實錄。
謝謝葉部長,也謝謝政府給這個機會,讓我學到了很多農業相關的知識。先跟大概介紹一下七牛,七牛是國內云計算與大數據領域做的較好的幾家公司之一。七牛的名稱聽起來跟農業沒什么關系,實際上,云服務這個領域對于“互聯網+農業”是一個很好的技術平臺。接下來,我將以案例的形式介紹一下七牛在農業產業鏈中的位置。
作為云計算和大數據領域的技術提供方,七牛不會直接服務于農戶。七牛跟農戶之間還會有農業互聯網的公司,這里,我將大致談談我的一些想法。我來自于浙江,浙江的農業一直處于一個相對尷尬的位置,但不管是浙江也好或者其它的省份也好,大部分都處于丘陵地帶,沒有大面積的平地。而現在的耕作模式和三十年前并沒有明顯的變化,農民面臨的問題在于,農田的收入與外出打工的收入形成了劇烈的反差,打工的收入會是在家耕地的十倍以上,所以如果我們到丘陵地帶的農村會發現,很少有年輕人在務農,剩下的都是老人,這并不是一種非常健康的場景。此外,城市里面涌入了大量的外來務工人口,也會存在很多問題,對于社會的穩定性會有不好的影響。
近兩天,我聽到一些觀點,有專家認為,從長期發展的角度來講,農業的未來是大農場化,而農村也要鄉鎮化。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但是讓農民待在他們應該待的地方,我覺得這是一個比較合理的結果。那怎樣才能讓農民待在他們原來應該待的地方呢?那就需要他們的投入產出比比較合理,而農民現在面對的問題是,他們應該種什么,到哪里去買肥料、種子、農藥,怎樣做產出量才能較大?賣給誰,怎么運出去,手里資金不夠怎么辦?這樣的一個死循環導致了現在丘陵地帶的農村產出很少,所以大家寧愿打工,然后購買糧食過日子。
如今,農業現代化會運用到很多先進的技術,例如生物技術(轉基因)、大數據、物聯網、傳感器技術,以及農村金融等。從目前來看,主體還是面向比較大型的農業,上午有技術專家演講提到,美國小型農戶的土地面積平均達到一百公傾,這樣的現狀我很驚訝,因為在我的家鄉每戶農戶土地的劃分都很難以畝來計算,甚至只有零點幾畝,所以丘陵地帶的農業需要想一些新的方法。
大家目前考慮到的比較好的方向可能是垂直農業。當然,我們不能把丘陵地帶的產出跟平原地帶的產出做完全直接的競爭。垂直農業跟大規模農業的對比就像工藝品跟大規模生產線生產出來的產品對比一樣。丘陵地帶的優勢是能夠生產出高附加值但產量不大的農作物,如可以養野生的雞,這些野雞的價值可能遠高于在養雞場養出的雞,但這樣的方向會很自然地帶來前面提到的六個問題,即農戶該養什么雞,怎么賣,賣給誰,怎么確定能賣出去,賣不出去該怎么辦,是否一年的時間白費了?基于這樣的情況,互聯網技術則會成為很重要的突破口。互聯網其實是很具破壞性的技術,它不是漸近型的去改變一個行業,而是用一種全新的思路去解決問題。
七牛作為大數據和云計算的技術支撐平臺,目標服務的對象是哪些呢?這里大概談一談這個生態。七牛最直接的服務方是農業電商的公司,即買賣農產品的公司;而另外的一個方向就是收回產出的農作品的電商平臺,這樣的方向其實是B2B,或者C2C的方向,這樣的一些方向,其間接的最終用戶是農民,而農產品的買家以及其他中間相關的合作方(如提供農村小貸的公司),這些都是在一個體系里面。此外,還有一個體系,即農技,專為農戶提供技術的培訓。先進的農業技術怎樣才能傳遞給旮旯地方的農民,然后讓他們能夠用起來呢?這時侯互聯網工具開始起到作用。目前來看,農村的互聯網并不發達,智能手機在農村的普及遠超過電服的普及速度,那么,農技的在線教育平臺能怎樣才能很好的體現出來呢?那誰去教這些農民呢?這其實是另外一個很好的創業機會,一個農技專家原本可能只會乖乖地待在農基站里面工作,但現在就有了一個很好的機會,他可以把自己的一技之長通過互聯網競爭的方式傳播出去,技術越好,賺到的錢越多,這樣就形成了最自然的生態。
七牛作為一個開放的技術支撐平臺,主要的工作就是持續的收集各方面的數據。例如七牛可以對接大數據的供應方,像氣象、土壤、水等相關的數據。當然,分析并不是由我們來做,七牛只是提供開放能力,讓第三方專門做數據分析的創業公司來加入這樣一個生態系統,從而產生出對應農技專家非常有價值的分析結果,最終達到農產品供需的匹配,以及供銷關系的流暢。
基于這樣的過程,大家便能看到很多在農業方面的創業機會,但現在做的好的還較少。七牛的客戶案例中,云農場便做到了一定的規模,還衍生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業務模式“鄉間貨的”,即怎樣用Uber模式把農民小貨的的運輸能力用起來以解決農村物流問題。
最后,我總結一下七牛的價值,七牛作為一個云平臺,提供的是互聯網工具。這個工具到底能做什么事情,我們不去假設,這是由我們的目標客戶自己活學活用,然后做出各自的創業主題決定的。舉個例子,七牛平臺上現在非常大的客戶類型是攝像頭的接入,攝像頭跟農業到底有什么關系,我們之前并沒有想過,只知道攝像頭會有大量的數據產生,需要存儲和分析,所以我們獲取了兩個非常知名的客戶,一個是安防領域世界第一的海康威視,另一個是無人機世界第一品牌的大疆,我們接它們的時侯并沒有沖著農業方向去,但這些組件其實是連續的,它隨時可以被放到農業互聯網化的過程中,從而為整個農業現代化的過程起一些作用。
最后,我較希望我們能夠找到匹配的公司,多去了解目前大家的具體問題有哪些,我們的價值到底該怎樣體現;另一方面,我們也會多參加這樣的一些活動了解客戶具體的需求,將技術和問題盡可能統一起來滿足客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