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6年8月18日電 /美通社/ -- 8月18日,由新華社、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等機構主辦的2016第二屆中國互聯網金融峰會在滬成功舉辦。峰會以“自律、監管、合規”為主題,聚焦互聯網金融創新、監管、政策、征信、合規發展等2016年P2P行業最為關注的話題,邀請了包括監管機構、行業協會、金融機構等在內的諸多領域的領導、專家學者參加。米缸金融董事長曹曉峰應邀出席,并就監管與創新話題與行業同仁展開熱議。
新華網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魏紫川先生代表主辦方致辭,重申了《政府工作報告》中所提到的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啟動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的重要性。互聯網金融本身就是這個時代經濟改革的一部分,它既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停滯的。在自律、監管、合規的前提下發展好互聯網金融,對當前中國經濟優化結構,探索新的增長方式有著重要而積極的意義。
在之后以“互聯網金融創新與監管”為主題的圓桌討論環節,米缸金融董事長曹曉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創新與監管是相輔相成的過程。首先,監管需要守住底線,為行業限制較低準入門檻,同時嚴格劃清紅線和禁令范圍;其次,監管也需要創新。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通過利用互聯網創新技術,打造強有力的信息化監管系統,更好地為互聯網金融監管的落實,提供有力的武器。
再者,創新離不開安全。米缸金融作為國內首家實現“互聯網金融+履約保證保險”新模式的平臺,曹曉峰認為,互聯網金融借助了互聯網的手段,但其重點仍應落在金融上,金融的核心則是風控,任何形式的創新都應基于安全、合法、合規的基礎之上。
對此,上海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會長、證通股份公司董事長萬建華提出了相同的觀點。萬建華說,互聯網金融依舊是國家鼓勵的方向,是金融領域不可忽視的新生力量,但是應該在更為合法合規的方向發展。隨著當前互聯網金融的專項整治和互聯網監管政策的不斷出臺,互聯網金融正在告別創新初期的野蠻生長,走向規范發展的新道路,相信經過專項治理之后的互聯網金融,仍將是行業內金融創新的方向,依然有很多良好的發展前景。
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副主任吳俊同樣認為,互聯網金融平臺要做到自律與發展結合,創新與防范并重。加快監管制度建設,落實監管責任,營造一個有利于平臺發展的環境。同時,他還提醒互聯網金融平臺,樹立自律意識。
2016年被視作為互聯網金融監管年,中國互聯網金融、尤其是P2P行業也正是從3月開始進入了政策監管、模式創新、資產荒等多重變革交織的復雜環境中。隨著監管要求的愈加嚴格,僅2016年上半年,良性退出的P2P平臺已達到247家,行業歷經洗牌過程,合法合規、自律發展地平臺,將在大浪淘沙中得以生存。
正如上海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喆在峰會上所說的一般,對于互聯網金融行業從業者、機構、消費者以及監管者來說,自律是高于法律之上的行為,互聯網金融健康可持續發展離不開自律,且必須建立在自律的基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