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執行官Srinubabu Gedela <......" />
洛杉磯2016年11月22日電 /美通社/ -- OMICS International 首席執行官 Srinubabu Gedela 博士表示,各種開放獲取期刊將能幫助打破全球信息和科學研究上面的“霸權”,從而縮小知識上面的差距。
雖然全球研發費用達到了2萬億美元,但是由于采用封閉獲取發布模式,研究成果并不能廣為人知。這讓研究界和廣大納稅人“鞭長莫及”,他們依然不能看到研究成果。而真正意義上關注品質的卓越研究成果必須要在開放獲取期刊上發布,從而在研究過時之前充分發揮其效益。
各地區研發費用占全球研發費用總額的份額為,亞洲國家(中國、日本、印度和韓國)的總份額有所上升,達到40%,而南美和北美的份額由35%降至30%,歐洲研發費用份額預計為20%,還有10%則歸屬于世界其他地區。到2020年,就研發預算而言,中國預計將會超過歐洲和美國。按照國內生產總值(GDP)占比計算,以色列和韓國在研發上面花費較大,研發費用占GDP的比例分別為4.21%和4.15%,其次為日本(3.49%)、芬蘭(3.32%)和瑞典(3.12%)。
全球產業和學術支持出資第一名為美國(5140億美元),其次為中國(3970億美元)、日本(1670億美元)、德國(1090億美元)、韓國(770億美元)和印度(720億美元)。多年來,盡管亞洲國家的出資有所增長,但是他們的高品質研究成果卻沒有被世界其他地區看到。與英語國家相比,源自于這些國家的文章沒有經常得到引用。Gedela 補充說:“這可能是由于非英語國家在使用英語說明相同事件上面范圍有限或是能力欠缺。英語在研發領域中的主導地位阻礙了許多亞洲和非洲科學家,而開放獲取期刊能夠幫助克服這些語言上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