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7年3月22日電 /美通社/ -- 3月18至20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承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在北京召開。孟山都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休?格蘭特(Hugh Grant)再次受邀出席,并作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分組會的發言嘉賓,與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農業部副部長屈冬玉、中糧集團總裁于旭波、邦吉公司首席執行官索恩?施羅德,及主持人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所長樊勝根,就如何通過加速創新為中國的經濟繁榮奠定堅實的農業供給基礎交流觀點。
中國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與此同時,中國快速城鎮化、中等收入階層不斷壯大,居民食品消費結構逐步升級,中國農業農村的發展戰略和思路正向追求“綠色、生態、可持續”、推動農業從滿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滿足“質”的需求轉變。
如何實現從“量”到“質”的轉變,并同時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孟山都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休?格蘭特表示:“這需要我們進一步減少農業投入,提高作物產量,‘消耗更少資源,生產更多糧食’,使用更少的化肥、農藥和水,提高生產力。可持續的生產方式不僅有效保護環境,也有益于種植者,特別是中國等國家的小農戶。”
全球農業正面臨著人口持續增長、氣候變化、自然資源持續消耗的巨大挑戰。在這種情況下,農業科技創新至關重要。“農業誕生于幾千年之前,是第一個產生貿易需求的行業。國際貿易面臨著一些不確定性,全球農產品等大宗商品價格處于低位。我認為解決方式是加快創新的速度,因為在我看來,越是在困難的時候越需要創新,通過整合等方式保持和加大農業科技投入,研發和生產高品質的產品,以技術驅動提高生產力。”休·格蘭特表示。
目前全球農業領域正在發生眾多激動人心的技術突破和創新。技術創新使作物生長消耗更少的水,強化作物健康,減少對肥料的依賴。值得一提的是,今天的農業已經開始借助衛星圖像及大數據等新興工具,精準灌溉、變量施肥、管理農田肥力,識別和防治病蟲害,實現高產。
休·格蘭特介紹:“我們的較新技術是基于數據科學的農業大數據精準農業平臺,農民可以在他們自己的移動終端如智能手機上使用,實現智能化的精準高效田間管理。農業大數據技術將是下一代農業技術變革的重要組成。”孟山都自2012年起開始發力農業數據業務,2013年收購了“氣候公司”(The Climate Corporation),2016年平臺用戶量突破10萬人、使用面積達6億畝,率先在業內將大數據應用到農業領域。
由此可見,合作與聯手能夠加速創新,切實提供農民新技術和新工具。正在進行中的孟山都與拜耳的合并,便是將拜耳的化學優勢和孟山都的生物及精準農業相結合,以創新解決方案保障糧食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每一項科技創新的背后都蘊含著巨大的研發投入。然而,與其他行業的領軍企業相比,農業企業的研發投入仍然落后于醫藥、信息技術和制造業。
“孟山都與拜耳等公司間的合并將有助于促進更具規模、更持續的研發投入,加速科技創新速度與范疇,讓種植者和消費者早日從新技術和工具中獲益,高效地利用自然資源,聯手創新改變未來農業面貌,加速為全球農業發展帶來新機遇。”休·格蘭特強調。
新浪財經視頻訪談:休·格蘭特:中國農業需要創新技術實現可持續發展 (2017年3月18日)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7年會以“中國與世界:經濟轉型和結構改革”為主題,于2017年3月18-20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論壇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承辦,是中國政府高層領導、全球商界領袖、國際組織和中外學者之間重要的對話平臺。自2000年創辦以來,為推動中外發展政策交流與國際合作做出了積極貢獻。 http://cdf.cdr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