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7年12月7日電 /美通社/ -- 由北京商報主辦的第三屆北京金融論壇在京正式拉開帷幕,本次活動以“去杠桿,金融改革與服務實體”為主題,邀請行業專家、學者就金融業的發展和熱點展開討論。宜信公司副總裁,翼啟云服總經理劉恬敏受邀出席本次會議,并以“數字普惠金融,助力中小微企業發展”為主題進行了主題演講。
金融服務的不對稱對中小微企業發展形成明顯掣肘
中國的金融服務呈現的是倒金字塔形狀,高端人群、大型企業機構,其規模越大越有影響力,能夠獲得的金融服務越多。而順著往下,中型企業、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到農戶,所能夠獲得的金融服務越來越少。利用普惠金融解決這一金融服務現狀顯的尤為重要。“未來金融機構著力要考慮的是金融服務下沉的問題”,劉恬敏在談及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現狀時作出評價,同時對于技術在普惠金融領域的應用,劉恬敏認為,“融資難是擺在中小微企業面前最為突出的問題,技術的應用首先要解決融資難的問題,其次是融資貴”。
科技+供應鏈金融,為實體經濟賦能
傳統的供應鏈金融本質是以真實的貿易場景為基礎,為供應鏈各個環節的企業提供資金服務,而科技的應用則讓供應鏈金融服務進一步下沉,為供應鏈上的弱勢企業提供新型融資服務,對于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問題和企業“三角債”問題帶來了新的思路。以翼啟云服旗下供應鏈金融為例,劉恬敏認為,“區塊鏈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正在幫助平臺建立智能風控體系,即通過跨平臺和自身數據的積累,實現基于大數據的三層動態風險管理體系。”第一層是外部數據風控(市場數據、行業數據);第二層是企業主體數據風控(企業征信等);第三層是企業動態數據風控(訂單數據,物流數據,資金流數據等)。動態風控體系的建立也可以實現與傳統金融機構主體風控體系的互補,在垂直行業更加貼近中小微企業的需求。“傳統金融機構關注企業的主體信用,翼啟云服則基于數據更關注中小微企業的動態經營狀態與效益。”劉恬敏在談到翼啟云服供應鏈金融服務和傳統金融機構的區別時表示。
關注現金管理,提升企業自身金融能力
中小微企業目前所面臨的融資困局,有一部分原因其實源于企業自身。目前看來,很多中小微企業缺乏對現金流的系統性管理,比如,對于和企業主有很緊密關系的小微企業,當企業主資金流出現問題時,企業生存可能也會出現問題。“由于企業本身對現金流缺乏精準、動態的預測,導致金融機構無法判斷企業的金融能力和運營狀況,因此無法為這些企業提供相應的金融服務。”劉恬敏談到。
基于企業現金管理端的需求,翼啟云服正在為企業提供即插即用的現金管理服務。包括:企業賬戶結構整合、企業收付款管理、信息報告分析、投資理財等服務,幫助企業實現現金流安全(資金鏈安全,不斷裂)、風險管理、現金存量優化等目標,從而提升其金融能力。
堅持理念創新、模式創新、技術創新,宜信公司正在為中國廣大中小微企業提供從資金端到管理端的整合金融服務。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推進,宜信公司將不忘初心,堅持金融服務創新解決實際場景需求,特別是傳統金融沒有覆蓋群體的金融需求,實現普惠金融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