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2018年4月11日電 /美通社/ -- 近日,由新浪廣東·桔子公益頻道舉辦的“廣東企業社會責任榜”2018年第一季度評選結果正式發布,創業邁入130周年的百年醬料世家李錦記的“希望廚師項目”,因在扶貧、助學、關愛青少年等領域上,切實履行了企業社會責任,從眾多參評案例中脫穎而出,榮登企業優秀公益項目榜。
李錦記希望廚師項目是一個由李錦記主辦,集聚各方力量,資助青年學廚圓夢、為中餐業發展培養未來之星的公益計劃。項目已經持續到第8個年頭,持續多年惠及廣東省有需要幫助的青年,全額資助他們入讀正規烹飪專業特訓班,幫助他們用雙手改變命運,為家庭、家鄉送去希望。
“廣東企業社會責任榜”評選由新浪廣東·桔子公益主辦。評選活動旨在進一步樹立企業責任典范,傳播責任理念,表彰優秀公益行動。評選期間,對參選案例進行公示,公示期間開放網絡投票,增強社會公眾對企業社會責任實踐的進一步認知和了解,提升企業實踐知名度,同時也提升案例評選的公信力。公眾投票最終產生的案例,交由來自政府、NGO、行業協會、媒體等的專家、學者組成的專家評審會進行專業權威的評選,專家評審會秉持客觀、公正、公開的原則,從項目服務能力、社會影響力、創新能力三個維度進行考核。李錦記希望廚師項目作為上榜案例,全面地展示了李錦記在公益與事業相結合、精準扶貧、創新公益等方面對內、對外履行社會責任的實踐成果,展示了李錦記獨具特色的履責經驗。
李錦記希望廚師項目 資助青年學廚圓夢
李錦記希望廚師項目是一個由李錦記主辦,集聚各方力量,資助青年學廚圓夢、為中餐業發展培養未來之星的公益計劃。秉承“思利及人、造福社會、共享成果”的企業核心價值觀,李錦記于2011年啟動希望廚師項目,項目至今已持續開展到第8個年頭。該項目由李錦記主辦,通過幫助初中畢業適齡青年,資助其入讀全國重點職業高中中餐烹飪專業,以“授人以漁”的方式,讓受助學生擁有一技之長,迄今為止,李錦記希望廚師項目已惠及來自四川、貴州、云南、甘肅、湖北、黑龍江等18個地區的540多名寒門青年。三年的資助教育讓他們能夠學習并掌握中餐烹飪的相關專業技能。畢業希望廚師憑借自身所獲技能,多在廣州、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四、五星級酒店工作;也有部分希望廚師選擇回到家鄉,依托手藝帶領鄉鄰開起了屬于自己的餐飲店。希望廚師項目讓他們能通過自己的雙手,改善了原本的家庭經濟狀況,也促進了地區的經濟發展。另一方面,該項目的成功運行,也為中國餐飲行業發展提供新興人才,達成李錦記“發揚中國優秀飲食文化”的企業使命。
李錦記踐行企業社會責任 心系廣東公益事業
除希望廚師項目外,李錦記在廣東的慈善公益事業同樣不勝枚舉。李錦記不僅將全球較大的生產基地落戶在了廣東新會,支持家鄉經濟建設,還熱心家鄉公益事業:1990年,李錦記在珠海南水興建“李兆南小學”,1997年,在新會捐建“李文達中學”。2013年,為進一步促進家鄉的教育實力,李錦記繼續捐資擴建和升級學校設施,同時捐贈“獎教獎學金”以獎勵有能的教師與學業優秀的學子。李錦記還連年捐資數千萬元支持廣東江門新會區的慈善公益事業。2015年起,李錦記在廣州市旅游商務職業學校中餐烹飪專業連續三年設立李錦記企業獎學金,鼓勵職業教育的發展。此外,李錦記集團在江門新會捐資建造的“李文達大橋”、“無限極大橋”陸續落成,極大緩解了當地的交通問題,得到了家鄉人民的交口稱贊。
李錦記致力綠色生產 打造環保工廠
李錦記致力于綠色生產,2015年中開始在位于廣東省新會的生產基地啟用太陽能發電,在廠房屋頂設置太陽能電板,將太陽光能轉化為電能,余電還會提供當地小區使用,成為中國首家啟用太陽能發電項目的調味品企業,啟動食品業者領航環保。此外,新會生產基地更引入地源熱泵系統,于廠區內鋪設地下管道,系統利用周圍的地熱能源,應用在醬油生產的加熱和冷卻過程中,每年節省大量能源使用。李錦記還致力打造“濕地公園”,通過加大中水回用量,提高污水再使用率,將處理后的污水流經一片濕地,并在濕地上種植特定的植物來降解污水中的氮化物,令其對環境的影響進一步減小,以此形成一個生產制造企業與周邊自然環境良好共存的生態環境。再加上其他各項環保措施包括采用可再生燃料取代傳統柴油鍋爐、安裝換熱器使冷卻水可循環使用等,李錦記力所能及地為保護環境出每一分力。
李錦記中國企業事務總監賴潔珊女士表示:“新浪·桔子公益聚焦華南優質公益項目,助力本地公益組織和慈善事業發展,是極具影響力的公益平臺,非常榮幸此次能在‘廣東企業社會責任榜’上榜,此次獲評是公眾及專家們對李錦記希望廚師項目、對李錦記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的又一大力肯定。今后,李錦記將始終不忘初心,持之以恒地推進希望廚師項目的發展壯大,以期惠及更多的有志青年;同時,李錦記亦繼續主動承擔企業社會責任,在企業成長同時積極回饋社會,努力推進企業社會責任理念普及,傳遞社會公益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