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09年6月30日電 /美通社亞洲/ -- 6月30日,北京產權交易所接收北京奧組委委托處置的最后一批奧運資產成功拍出,這標志著北交所承擔的奧運資產處置工作完美收官。
自去年6月25日,北京奧組委與北交所簽訂《北京奧組委資產處置服務合同》以來,北交所集合各部門精兵強將,專門成立了服務于奧運資產處置的工作小組,并在會員隊伍中通過招標方式精心挑選了優秀、專業的拍賣、評估等機構,以期為奧運資產的處置提供優質、高效、專業的一站式服務。
一年來,北交所共組織奧運資產專場拍賣會25次,先后處置了奧運家具家電、公務用車、奧運開幕式用缶等資產超過70萬件,共計評估值52614996元,回收現金189515800元,資產增值率260.19%。
同時,為了貫徹綠色奧運的精神,對已無使用價值的電腦、電器等進行無公害處理。共有三批共850余件資產由專業的環保回收機構進行處置,資產原值達到330余萬元。北交所以優異的成績,向奧組委交出了完美的答卷。
持續長達一年的奧運資產拍賣創造了中國產權市場上拍賣持續時間最長,競買人數最眾,競價輪次最多,溢價率較高的四個記錄。其中奧運開幕式用缶的拍賣不僅取得了超高的增值率,并且在海內外引起了強烈的轟動。在拍賣形式上,北交所也實現了有意義的創新,不但發揮了傳統拍賣方式的優勢,同時還采用了網絡競價的方式,以及網絡競價與現場拍賣相結合的方式,較大程度的實現了資產的價值較大化。
在這一年的奧運資產處置過程中,北交所較大限度的發掘了市場潛力,及時、廣泛的信息、新聞發布保障了所有人的知情權和參與權;科學、細致的競價規則和競價方式設計,為民眾提供了公開、公正、公平的奧運參與平臺,也對北京奧組委盡快收回奧運投資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北交所秉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通過拍賣的方式處置奧運資產,也讓奧林匹克公平競爭的精神在產權市場得以延伸。
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奧運資產拍賣火爆的競價場面,充分反映出中國市場所蘊藏的巨大潛力和民眾對中國經濟前景的堅定信心,也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的產權市場在“發現價格,發現投資人”兩個方面的巨大優勢。
背景資料
奧運資產“最后一拍”完美落錘
2009年6月30日,北京產權交易所接受北京奧組委委托處置的最后一批奧運資產成功拍出。
本次拍賣的奧運資產共含有76件拍品,被打包分成三個標的。其中1號標的包含鳥巢沙發、金箔鳥巢紋主席臺座椅等拍品共32件,起拍價3.2萬元;2號標的包含浮雕祥云沙發、黑檀大理石浮雕茶幾共43件,起拍價3.9萬元;3號標的是乒乓球決賽用彩虹比賽臺,起拍價1.6萬元。
上午9時30分,拍賣會正式開始,經過半個小時的激烈競逐,本次進入拍賣程序的三個標的最終以56.3萬的總成交價被三個買家成功競得,整體溢價率高達562.35%。其中1號標的被33號競買人以20.1萬競得,2號標的被009號競買人以30萬競得,3號標的被19號競買人以6.2萬競得。
本次拍賣是北京產權交易所接受北京奧組委委托處置的最后一批奧運資產,倍受社會各界的關注,包括中央電視臺、新華社、北京電視臺在內30余家境內媒體和10余家海外媒體的都在現場進行報道。拍賣會結束后,北京產權交易所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北交所處置奧運資產一年多來的具體情況做出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