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8年10月12日電 /美通社/ -- 近期,經過產品申報、電話初篩、盡職調查、秘書處評議和共建方公示等環節,中國好公益平臺公布了第四批共7個優質公益產品,涉及兒童教育、特殊人群幫扶、助老等領域,針對的社會問題多元,均具備了較為專業、完整的解決方案和進一步規模化發展的條件。至此,好公益平臺已匯集了54個優質公益產品。
這7個優質公益產品分別是:笨爸爸工房 -- 父性教育空間,關愛失獨“五節一課”,好齡居 -- 農村鄰里互助養老服務,禾趣計劃,“樂+U”青少年積極心理成長營,你我伙伴性教育支持平臺,以及事實孤兒救助計劃。
中國好公益平臺是由南都公益基金會等16家公益組織、知名媒體和企業聯合共建的開放共享的公益產品規模化平臺,于2016年11月正式啟動。通過資金支持、資源鏈接、能力建設、品牌推廣、經驗分享等支持,促進優質公益產品的規模化發展,高效、精準、大規模地解決社會問題。截至目前,好公益平臺共簽約優質公益產品54個,涵蓋教育、環保、養老、助殘、社區發展等多個領域。平臺優質公益產品在全國21個省市開展了36次線下路演,累計有4143家/次各地公益組織現場參與了路演活動,達成初步意向2100余份,1000多家公益組織已經在實施這些優質公益產品。
好公益平臺為入選的優質公益產品提供規模化學習資金和個性化資助;與專業機構合作,為它們開展規模化相關的能力培訓和咨詢服務;積極鏈接多樣性的資金和非資金資源;助力產品品牌推廣;推動經驗借鑒和分享,幫助優質公益產品更好地實現規模化發展。
未來,好公益平臺將繼續通過公開招募、主動邀請和接受推薦等方式,幫助更多優質公益產品進入平臺,與伙伴們一道探索、共創,共同推動公益產品的社會影響力規模化發展。
附:好公益平臺第四批優質公益產品簡介(排名不分前后)
1. 笨爸爸工房 -- 父性教育空間
“笨爸爸工房”專注于服務5-14歲的孩童及他們的父親,以父教木工課為載體,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在課程互動合作中改善和密切親子關系,并通過專業社工方法引導參與的父親們分享感悟,強化父親的親職角色和對積極參與父教的認同感,促進父親回歸家庭教育,達到父子(父女)間深度陪伴的目的。
笨爸爸工房旨在社區建立父親和孩子親密互動的空間,鼓勵爸爸和孩子瘋玩起來,順便給媽媽放個假。
2. 關愛失獨“五節一課”
失獨父母是計生家庭的特殊群體,他們大都在50歲以上,經歷了老來喪子的人生大悲,承受著瀕臨精神崩潰的深度痛苦,有的甚至引發嚴重的身心疾病。中國目前有150萬個失獨家庭,并以每年7.6萬個的速度增加。
從關愛失獨父母精神健康的角度出發,北京尚善公益基金會開發了“五節一課”,“五節”即在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這五大中國傳統節日期間,組織失獨老人開展多種形式的線下聚會活動,讓失獨父母不再躲“節”,在他們最需要關懷的時候給予溫暖與陪伴。“一課”指失獨父母身心健康課堂,包含一套為失獨父母量身定制的閱聽組合“課件”《重燃生命之光》,以及與之相適應和配套的線下讀書會、工作坊和線上微課堂。通過開展“五節一課”幫助失獨父母走出哀傷的泥潭,重振生活信念,過上有質量、有尊嚴的生活,得享陽光自在的晚年。
3. 好齡居 -- 農村鄰里互助養老服務
陜西助老匯社會工作發展中心獨創的農村鄰里互助居家養老服務項目,旨在傳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及鄰里互幫互助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依托農村老年協會,動員和挖掘社區內部志愿者成為社區養老協管員,以農村地區失能、半失能、高齡、重病、特困、獨居等弱勢老人為核心服務對象,通過對養老協管員的專業技能培訓和指導,為社區弱勢老年人提供個人衛生、清潔家務、翻身換位、談心聊天、康復按摩、協助購物、陪同就醫、散步助行、監測體征等方面的上門照料服務,系統回應農村弱勢老年人的基本養老服務需求,給予老人精神上的慰藉,并在社區內營造敬老、愛老、助老的良好氛圍,同時也充實了農村居家養老服務體系。
4. 禾趣計劃
禾趣計劃是面向8-14歲鄉村兒童開展的為期10天集中的社區教育服務活動,以鄉村自然、歷史、文化、藝術、美育、游戲、表演、聯歡等形式,啟發和陪伴鄉村兒童,探索發現鄉村之美,使鄉村兒童認同并熱愛家鄉與鄉村。活動設計注重自我表達、團隊協作、小組激勵、社區融合和村莊動員,為兒童播下參與、合作、實踐的種子。同時,通過兒童活動聯動家庭、社區、鄉村,以“小手拉大手”撬動鄉村社區自生資源、活化鄉村關系網絡。
5. “樂+U”青少年積極心理成長營
電視、網絡、手機、作業、硬質化的地面……鄉村孩子們的假期生活正在被侵占,如何讓孩子們的假期回歸伙伴、游戲、趣味和鄉村的童年生活?居住分散、家庭離異、獨生子女、留守、隔代教養、農務繁忙……如何讓鄉村孩子的心理世界添上色彩?
“樂+U青少年積極心理成長營”針對8-14歲的鄉村青少年,以“樂+U積極心理成長課程”為基礎,通過心理成長營的方式,發掘鄉村教育資源,帶領鄉村孩子們發現美麗鄉村,發掘自我潛能,發起樂學行動,讓孩子們在鄉村認同、自我認同中建立自尊自信。本項目已有十年實施經驗,在四川、云南、貴州等地區的13個縣開展實施200余期。
6. 你我伙伴性教育支持平臺
你我伙伴性教育支持平臺針對6-24歲的兒童和青少年,開展性與生命教育活動,通過網絡授課平臺和標準化的課程設計,提高教學效率,讓每一名兒童和青少年都享有接受全面的性教育的機會。
平臺通過提供免費的、標準化的性教育課程包,確保性與生命教育的質量和科學性;配合低成本高水平的教師培訓和社群支持,方便教師直接操作和應用性教育課程;通過項目咨詢、政策研究、籌款支持等專業支持,幫助在地機構將性教育項目與本機構項目融合,嘗試申請政府購買服務和創業項目籌款。
7. 事實孤兒救助計劃
本項目致力于服務父母一方死亡、另一方因離家出走、再婚或特重大疾病,無法履行或放棄履行撫養義務的兒童。他們以孤兒的狀態存在,卻不享有孤兒的基本保障。父母缺失及隔代教育導致他們經濟拮據、性格內向自閉、社會交往及自我保護能力不強。
項目通過助學行動、陪伴成長、政策影響三個方面進行幫扶,實施過程突出尊嚴維護、平等對待、隱私保護、持續影響,通過一對一家庭介入式陪伴、親橋行動、家庭環境影響、麓山少年營等活動,減輕他們的經濟壓力、促進心理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