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09年9月19日電 /美通社亞洲/ -- 正當人們為網絡輿論民主而興奮,為網絡信息暴力而擔憂,為網絡傳播是與非展開激烈爭論之際,一份旨在反映當前我國網絡公關業務現狀、規范網絡公關服務模式和行為的《2009中國公關行業網絡公關業務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日前由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公關公司工作委員會在2009中國網絡公關高峰論壇上公開發表。
網絡公關作為當前數字媒介革命時代背景下的產物,其價值和功能得到越來越多企業主和相關從業者的關注,尤其在金融危機環境下和各企業削減傳統宣傳預算的形勢下,網絡公關卻憑借其創新性的媒介價值和性價比,成為傳統公關企業主采購增長趨勢最迅猛的服務手段之一。據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2008年度行業調查報告》顯示,網絡公關業務成為08年公關行業各類服務模式中業務增長比例和趨勢的雙料冠軍,業務份額占整個公關行業市場比重高達6.3%,僅次于傳播顧問、媒體執行、活動管理等傳統公關服務手段。
但是,網絡公關業務在行業標準、服務模式、業務流程、資費標準、監播指標、評估體系、應用手段等方面依然缺乏相對標準化,而以上領域的不完善再加之社會化媒體本身公信力的特征瓶頸,反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網絡公關服務供應商在學習、采購以及決策方面的效率,也影響著此類服務的廣泛應用和市場普及。
《報告》以中國新興的網絡公關業務現狀及市場模式為研究目標,以網絡公關業務領軍企業為調研樣本,首次對網絡公關的服務模式、盈利模式、團隊結構、服務標準、道德規范等進行了專業調研和分析。
《報告》認為,與傳統業務相比,網絡公關在主體、客體和媒介方面均發生顯著變化,而這些正是催生網絡公關業務出現和發展的根本動力;互聯網自身功能、規律和價值決定著網絡公關的執行原理,對網絡傳播原理的理解和運用成為網絡公關業務成敗的關鍵。
《報告》認為,網絡公關產業鏈的上下游依存特征較為顯著,且在服務鏈條中各類機構的融合趨勢日益顯著;網絡公關業務依然處于藍海階段,市場集中度不高,創意策劃與媒介執行機構在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
《報告》認為,網絡公關服務產品在網絡媒介應用方面同質化程度較高,創新性和延展性不大,依然普遍集中在較低層面的工具應用階段,而非戰略型、策略型整合應用。
《報告》還就網絡公關業務的服務模式、流程管理、團隊建設、評估體系以及服務規范等方面給予了非常積極的建議。
據項目負責人、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副秘書長兼公關公司工作委員會陳向陽介紹說,本次調研是網絡公關服務領域首次調查活動,旨在對處于萌芽發展階段和爆發式增長狀態的網絡公關服務市場進行解剖式分析,以探尋更多可用于市場教育、行業普及、專業提升以及行業規范的規律和現象,推動網絡公關服務在中國市場更加快速、規范和健康發展。
鑒于當前網絡公關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并且考慮到市場從業形態的多樣化,本次調研的結論和成果重點集中在當前網絡公關業務領跑者的模式參考價值和前瞻性指導上,而非對整個網絡業務市場進行基礎性摸底調研。因此,本次被采集的樣本均為在網絡公關服務領域較具代表性和領先性的機構。
《中國公關行業網絡公關業務調研報告》由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公關公司工作委員會發起,中國公關網承辦,易觀國際研究支持,天涯社區、天極傳媒、藍色光標、宣亞國際、迪思傳媒、傳智整合、靈思傳播、東方仁德、明銳互動、1024互動營銷等專業機構參與了聯合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