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9年5月27日 /美通社/ -- 昨天,“賽萊默杯”全國中學生水科技發明創新團隊展示交流活動暨斯德哥爾摩青少年水獎中國地區選拔賽在江蘇南京決出獲獎名單。憑借“利用廢棄物和太陽能對抗淡水危機 -- 花生殼基活性炭/缺陷MoS2電極材料的制備及電容脫鹽性能研究”項目,來自廣州市天河外國語學校潘柏樂同學拿到了代表中國出征世界斯德哥爾摩青少年水獎瑞典總決賽的入場券,他將于今年8月向世界展示中國青少年保護水資源科技創新水平以及保護全球水資源的責任與使命。
本屆活動由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水利部宣傳教育中心、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和賽萊默(中國)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并攜手全球水伙伴中國委員會(GWP China)、江蘇省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以活動為契機,面向全國青少年,著眼水資源管理和水環境保護,向著未來科技創新邁進。此外,組委會首次邀請來自全球水伙伴的技術委員會顧問、斯德哥爾摩青少年水獎評審專家Danka為入選本屆決賽的15支項目團隊“把脈”,分享國際賽事的評價體系和項目實施經驗,讓中國地區選拔賽的評審與國際賽事接軌。
“賽萊默杯”全國中學生水科技發明創新活動作為一年一度瑞典斯德哥爾摩青少年水獎中國地區選拔賽,是賽萊默全球支持的公益項目之一,于2003年正式啟動,旨在鼓勵青少年關注水資源和水環境保護,關注科技發展,提升他們對于科學技術的學習熱情,激發中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助力青少年創新素養的培育。作為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水獎活動的贊助商之一,賽萊默除贊助中國地區選拔賽外,還長期支持美國及匈牙利的地區選撥比賽。
“賽萊默事業的發展基于不斷的技術創新,我們深知科普創新對于企業、國家乃至人類未來發展的意義。賽萊默的愿景是創造一個未來世界,那時水問題將不再成為人類健康、影響社會繁榮和阻礙人類持續發展的障礙。”賽萊默中國區及北亞區總裁呂淑萍女士表示,作為扎根中國的企業公民,面對代表國家未來希望的青少年群體,賽萊默在中國堅持發揮自身在水科技領域的技術專長、創新經驗及全球資源等方面的優勢,十七年來,全程參與每屆活動的籌備,并為獲獎團隊提供更多交流機會,培育青少年的創新意識和團隊合作,拓展他們的創新思維,提升創新能力,并最終回饋中國的環保事業。
值得一提的是,在往屆參賽作品中,已有創新成果轉化為社會幫扶的生動實踐。曾在瑞典一舉奪冠,獲得“斯德哥爾摩青少年國際水獎”最高獎的“生態修復技術在漕溪河治理中的應用與研究”項目成果已成功應用于黃浦江流域的水質治理。
賽萊默進入中國三十年來,始終不忘回饋社會,將科技優勢融入企業社會責任,幫助社區用科技的力量改善生活,并以創新精神鼓舞下一代,呼吁公眾關注生活的家園。青少年是中國未來偉大成就的創造者,依托“賽萊默杯”全國中學生水科技發明創新活動,賽萊默將持續關注青少年科技發展,為更多孩子帶去夢想和希望,以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為中國的環保事業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