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0年6月24日 /美通社/ -- 6月22日,瑪氏公司與長江商學院共同舉辦了“后疫情時代的可持續商業”線上研討會。會上,瑪氏公司首席經濟學家、互惠經濟學創始人布魯諾·羅奇(Bruno Roche)與長江商學院市場營銷學教授、社會創新與商業向善研究中心主任朱睿及長江商學院助理院長周立對商業價值進行了探討,分享了企業應如何應對疫情影響及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主張。
朱睿教授首先分享了其新書《未來好企業:共益實踐三部曲》對于企業在環境、社會、公司治理層面相關表現的研究成果,認為企業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要同時實現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并由此提出了企業共益實踐三部曲的理論框架,為企業的共益實踐提供了可借鑒、可操作的實踐方法。隨后朱教授就后疫情時代如何成為好企業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她表示:“從長久來看,社會與環境問題將阻礙商業發展,如果企業不能解決社會、環境問題,就無從掌握經濟的長期效益??沙掷m發展應當成為每一個企業的主課題。”
瑪氏首席經濟學家布魯諾·羅奇先生則詳細闡述了“互惠經濟學”理念。不同于強調企業要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為目標的傳統經濟學,“互惠經濟學”倡導企業加強對商業價值鏈上利益相關方的投資,解決商業生態系統中的痛點,改善薄弱環節,從而在創造商業價值的同時,使社會和環境的韌性與活力得到強化,促進商業生態更健康和可持續的發展。這一理念將促進企業管理者更深刻地反思應如何平衡資本消耗、破壞及創造,對后疫情時代的商業發展更具啟發選性和指導性。“新冠疫情的爆發作為一次典型的黑天鵝事件,對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消費者行為、商業運作模式、乃至整個地球的運轉都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后疫情時代,商業領導者、投資者、管理學院和政策制定者都應做出積極的改變,以切實滿足日新月異的社會和地球需求?!绷_奇先生表示:“互惠經濟學是一個旨在改變核心商業表現的突破性創新管理理念,能夠讓企業在滿足日益變化的世界需求時,不斷成長壯大。后疫情時代,生意的恢復與發展、企業自身的利潤固然重要,但只有為價值鏈上的所有利益相關方創造價值,企業才能收獲長久地可持續的發展。”
在隨后的深度對話環節中,羅奇先生與朱睿教授就文化差異背景下、“互惠經濟學”模式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本土化推廣時所遇到的挑戰與經驗展開討論,共同探索后疫情時代未來好企業與可持續商業的發展方向。兩位學者一致認為,在今天的中國,追逐利潤不再是企業的唯一目標,如何升級和變革企業發展目標是目前中國企業面臨的挑戰之一。作為行業先行者,告別單一慈善階段、步入企業與社會協同發展階段的瑪氏為如何應對這一挑戰提供了互惠共贏的解題思路。例如,瑪氏智庫與瑪氏箭牌東非區于 2013 年啟動了馬烏阿 (Maua) 經營試點項目。該項目在缺乏基礎設施、人力和金融資本的肯尼亞貧困地區雇傭和培訓微型分銷商,在為瑪氏箭牌進一步開辟東非市場的同時,也為當地政府、公民社會創造了互惠價值,實現了企業與社會的共同發展。
面對人類社會共同的危機與挑戰,瑪氏力求創新生意模式,推動互惠、可持續商業的發展;另一方面積極踐行企業責任,幫助價值鏈利益相關方抗疫紓困。后疫情時代,瑪氏將繼續秉持“未來始于當下”的企業愿景和“互惠經濟學”的商業模式,在思考如何實現業務增長的同時,持續打造惠及各方、有利于人類及其愛寵發展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