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0年6月29日 /美通社/ -- 全球領先的特殊化學品企業亨斯邁集團發布2019可持續發展報告 -- 創新推動循環經濟發展,詳述集團“2025愿景”可持續發展目標,可持續的循環經濟運營模式,并承諾繼續與價值鏈合作伙伴及其他利益相關方協作全力推動循環經濟。
“全社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清楚地認識到污染和排放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包括海洋中的塑料廢棄物和導致氣候變化的溫室氣體排放等。這些挑戰讓我們更加堅定決心:一方面要確保我們的業務保持穩健,以抵御這些經濟和環境風險;另一方面要幫助提出解決方案,以滿足社會的各種需求,并成為優秀的環境管理者。”集團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Peter R. Huntsman表示。
今年是亨斯邁自2010年首次發布公司可持續發展計劃之后的第九份可持續發展報告,報告遵循GRI(全球報告倡議)最新標準,包括根據聯合國全球契約要求發布的年度進展通報,并披露環境、社會、公司治理(ESG)表現的詳盡數據。與2018年相比,亨斯邁2019年在全球范圍內,能源消耗總量下降11%,氣體排放總量下降8%,排水總量減少6%,有害廢棄物排放減少7%。
2019年,亨斯邁制定了全新的企業環境、健康和安全(EHS)戰略,稱之為“2025愿景”。該愿景為公司未來六年在環境、安全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績效設定了全球目標,并為亨斯邁在經營中進一步改善環境績效指明了方向。亨斯邁將努力消除一級工藝安全事故和重大傷亡事故,溫室氣體排放和能源消耗降低10%,有害廢棄物和固體廢物處置以及全球缺水地區的凈用水量減少5%。“2025愿景”與集團2018年公布的“下游業務戰略”,共同構建亨斯邁未來業務發展藍圖。
實踐創新循環經濟,推進可持續發展
循環經濟摒棄傳統的“獲取、制造和處置”經濟模式,轉而采用一種可再生的模式。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亨斯邁將循環經濟理念融入生產流程和日常運營中,不斷改進生產工藝,減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從變廢為寶、節能減排及消除廢棄物,這三大維度踐行循環經濟理念。
變廢為寶,Terol®聚酯多元醇系亨斯邁創新研發的一種優質環保、高性能產品,為生產聚氨酯材料的重要原料,其成分中高達60%來自回收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自2015年以來,亨斯邁已經使用的PET材料相當于50億個500毫升PET塑料瓶,生產出約13萬噸Terol®聚酯多元醇。亨斯邁集團新建的位于亞洲的聚酯多元醇工廠于2020年5月竣工,產能全部釋放將達到每年2萬2千噸,這些優質環保的Terol®聚酯多元醇將供應給亨斯邁聚氨酯天津組合料工廠生產聚氨酯產品,該工廠于今年6月在天津試車成功。
節能減排,亨斯邁AVITERA® SE染料可降低50%水和能源消耗,大大節約加工成本,幫助紡織企業以更可持續的方式生產紡織品。自10年前亨斯邁推出AVITERA® SE染料以來,已累計幫助客戶共節約了65億公升水(相當于930萬人每年的淡水消耗量),節省了83萬噸蒸汽,并減少了45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消除廢棄物,亨斯邁聚氨酯3D打印技術,重塑制鞋業的產品設計方式,消除生產廢料,并為汽車和航空航天業帶來新的可能。
自2018年以來,亨斯邁為中國量身打造了四大可持續發展創新解決方案,即保溫解決方案(助空氣告別污染)、汽車解決方案(助車內去除異味)、食物供應鏈解決方案(助食品安全保險),以及環保無溶劑解決方案(助環保拒絕溶劑),為當前中國日益嚴峻的環保挑戰和不斷增長的消費者品質生活的提升,提供了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案。未來,亨斯邁將繼續深耕中國市場,致力于通過持續創新服務中國,在推動本地經濟增長的同時,踐行以四大可持續創新為基石的循環經濟,積極參與中國制造業的綠色轉型升級進程,賦能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點擊鏈接下載亨斯邁集團2019可持續發展報告https://www.huntsman.com/corporate/a/Sustainability/Sustainability%20Reports
關于亨斯邁
亨斯邁集團是一家公開上市的全球性特殊及特種化學品制造和銷售企業。2019年營業收入約70億美元。集團生產的化學品種類繁多,我們的產品銷售至世界各地,廣泛應用于各種消費品和工業品終端市場。亨斯邁在全球約30個國家運營超過70個生產、研發和經營機構,集團旗下4個事業部擁有約9,000名員工。要了解更多有關亨斯邁的信息,請訪問集團網站:www.huntsman.com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件中所包含的非歷史性陳述是公司的前瞻性陳述。這些稿件中的陳述是基于管理層目前的觀點和預期。稿件中的前瞻性陳述受到環境的不確定性和變化的影響,并包含可能影響公司的運營、市場營銷、產品、服務、價格和亨斯邁公司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存檔的文件中所涉及的其他因素的風險和不確定性。重大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可能涉及,但不僅限于,財務的、經濟的、競爭性的、環境的、政治的、法律的、監管的和技術的因素。如果情況變更,公司沒有義務更新這些前瞻性的陳述, 除非適用的法律另有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