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0年9月27日 /美通社/ -- 2020年9月25日,由互聯網社保領跑者51社保主辦的中國企業社保高峰論壇暨《中國企業社保白皮書2020》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本屆峰會以“新常態·共啟未來”為主題,邀請到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51社保創始人兼CEO余清泉、知名首席人才官劉星、智聯人才發展研究院人力資源專家張銀、前到家美食會人力資源總監臧凱、北京市中銀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楊保全、舒祺聊職場創始人廖舒祺等行業專家,與眾多人力資源、社保從業者共同探討行業減負政策、中國企業社保現狀以及人力資源發展趨勢。
本次峰會通過“用工戰略”、“調研發布”、“人才培育”、“危中思變”四個角度切入,分別從人才布局、數據剖析、組織重構等方面揭示了當下企業正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同時,余清泉正式對外發布并解讀了《中國企業社保白皮書2020》(以下簡稱“白皮書”)。
連續八年發布,全景展現中國企業社保現狀
作為互聯網社保的開創者,51社保已經連續八年推出《中國企業社保白皮書》系列報告,對中國企業社保現狀進行深入研究。白皮書通過專業的方法、翔實的數據以及真實的企業案例,全景展現中國企業社保現狀,真實反應企業HR社保管理的發展狀況,幫助企業預判社保大趨勢,連續多年引發媒體爭相報道與社會廣泛熱議。
在本年度調研階段,研究小組針對企業人力資源從業者進行了問卷投放,共有4278家中國企業參與調研,精準觸達249798人次。在調研受訪者中,86.9%受訪者為人力資源從業者,其中55.5%是管理級HR(含總監/經理/主管級),數據十分具備代表性,真實有效地展現了中國企業社保現狀。
減免緩政策力度空前,企業感知度提升
為防控突如其來的疫情,全國各地陸續出臺各類減輕負擔、支持發展的優惠政策,吸引各界高度關注。從減負效果來看,各類優惠政策出臺速度快、覆蓋面廣、針對性強,既考慮了普適性、全面性,也考慮了重大疫區/普通地區,大型企業/中小微企業的差異,政策含金量非常高。白皮書數據顯示,89.7%的企業HR對減免緩政策有明確感知,企業獲得感極強,效果十分顯著。
與此同時,近一半企業的人力成本占總成本比重30%以上,成本過高仍然是中國企業社保管理面臨的第一難題。在HR對社保政策和經辦過程的建言中,“成本太高”和“企業負擔”兩個關鍵詞出現較為頻繁。
社保合規意識加強,合規比例持續提升
企業社保合規性是判斷企業社保實際情況的重要指標。白皮書根據“企業社保合規三要素”模型,從參保及時性、險種覆蓋面、基數合規性三方面考察企業社保整體合規性。白皮書顯示,隨著社保降費政策的落地,公共管理倒逼企業合規意識加強,這一趨勢在2020年調查結果中格外明顯。
從險種覆蓋面來看,社會參保覆蓋面保持高位,各項社會保險連續三年保持在92%以上,2020年升至93.9%;住房公積金繳納率小幅上漲,從2019年的75.2%回升到2020年的76.7%。除此之外,企業年金、補充醫療保險、意外傷害保險和雇主責任險的覆蓋率在今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從基數合規性來看,2020年社保基數合規的企業比例達到了31%,相較2019年有進一步的提升,盡管仍然存在兩極分化的現象,但仍有近1/3的企業做到了完全合規。
從參保及時性來看,入職當月或次月繳納社保的企業比例達到了79.3%,較2019年相比有明顯的回升。但仍有17.3%的企業選擇在員工試用期結束后開始繳納社保,“試用期社保風險盲區”仍值得企業關注。
目前,企業在險種覆蓋面、基數合規性和參保及時性上均有不同程度地提升。但是企業社保合規壓力客觀存在,合規形勢仍然嚴峻,合規之路依然任重而道遠。
抓就業以保促穩,靈活用工強勢崛起
2020年,我國在重申“六穩”的同時,首次提出“六保”,即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以及保基層運轉。以保促穩,無論是“六保”還是“六穩”,“就業”排名位次都高居首位,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年來,新模式、新業態層出不窮。在政策的呼喚下,個體經營、非全日制以及新就業形態等靈活多樣的就業方式強勢崛起,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8月,我國靈活就業從業人員規模已達2億人。
在錯綜復雜的經濟情勢下,中國的人力資源服務業不得不直面經濟與政策的雙重挑戰。面對此種情形,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直面挑戰,務實前行,表現出極強的韌勁。
未來,以51社保為代表的互聯網+人力資源服務公司,應擁抱變化、大刀闊斧、銳意創新,推進人力資源服務價值回歸和轉型升級。以互聯網科技為引領驅動,響應政策指引,快速變革,長期堅持專業價值導向,持續升級核心交付能力,以開放融合共生共贏為信念,不斷探索新時代的中國企業社保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