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0年12月24日 /美通社/ -- 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到了關鍵時刻,中國數字經濟增長進入新的階段,數字化產業鏈優化正在蓬勃發展,2020年12月10-12日,以“點亮數字未來”為主題的2020中國數字化年會盛大召開。在本次年會上,法國里昂商學院作為獨家學術支持機構,聯合舉辦了全球商業智能論壇,同時還發布了2020《中國智能制造企業百強榜暨中國智能制造業發展與趨勢》白皮書(以下簡稱《中國智能制造》白皮書)。排行榜及白皮書由法國里昂商學院、錦囊專家、2020中國數字化年會、藍鯨財經聯合發布。法國里昂商學院、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聯合研究。
排行榜及白皮書由里昂商學院教授、人工智能管理學院院長、全球商業智能中心主任龔業明博士擔任執筆人。據德國漢堡(P RANK) 學術評價機構2019-2020年論文排名,龔業明排名法國管理學教授第一,歐洲前三。按法國國家科學院(CNRS)期刊2019-2020年發表論文排名,龔業明排名法國管理學教授第一。龔業明教授、張金隆教授共同領導《中國智能制造》白皮書研究課題組。張金隆教授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現代信息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管理學報》主編。吳珊博士擔任白皮書研究員和數據分析師。《中國智能制造》排行榜及白皮書是由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信息網絡技術驅動制造業轉型戰略路徑和支撐體系研究”(項目號16ZDA013)主要支持研究。同時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重點項目(項目號71620107002)和 歐盟教育類最高級別項目 EU ERASMUS+ Program(資助項目號2019-1-FR01-KA203-063063)支持。
白皮書首先揭曉了《中國智能制造企業》百強排行榜。該榜單是《中國智能制造》白皮書研究課題組采用定量分析與定性研究等多種方法,經過學術評議、產業評價等六步科學研究確定的。課題組廣泛調研了中國制造企業和研究了相關數據庫,從15200相關企業中篩選出 100家候選智能制造企業。智能制造相關行業經理對候選名單進行投票,收到12790票,根據票數最終確定了排名。排行榜在評選過程中經過了學術界和產業界的雙重評價。
《中國智能制造》排行榜主榜
我們給出《中國智能制造》排行榜主榜前25名及分析,詳細100名清單請參考白皮書。
前十強
企業名稱 |
排名 |
排名變化 |
上市 |
富士康科技集團 |
1 |
排名不變 |
滬 A601138 美股 FXCNY 港股 2038 |
海爾集團公司 |
1 |
排名不變 |
港股 01169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3 |
排名下降 |
|
福耀玻璃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4 |
排名不變 |
滬 A 600660,港股 03606 |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 |
5 |
排名上升 |
滬A 600150 |
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 |
6 |
排名上升 |
滬A 601766 |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 |
7 |
排名上升 |
|
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
8 |
排名上升 |
深A 600019 |
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 |
9 |
排名上升 |
滬A 601869 |
美的集團 |
10 |
排名不變 |
深A 000333 |
前二十五強
企業名稱 |
排名 |
排名變化 |
上市 |
格力電器 |
11 |
排名下降 |
深A 000651 |
阿里巴巴集團 (阿里云IoT智能制造平臺) |
12 |
排名下降 |
美股 BABA |
百度公司 (百度無人駕駛汽車Apollo) |
13 |
排名下降 |
美股 BAIDU |
騰訊云(智能制造解決方案) |
14 |
排名下降 |
|
北京京東方顯示技術有限公司 |
15 |
排名下降 |
|
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 |
16 |
排名下降 |
三板 830792 |
吉利控股集團 |
17 |
排名下降 |
港股 00175 |
中芯國際 |
18 |
新入榜 |
港股 00981 上交科創 A688981 |
上海蔚來汽車有限公司 |
18 |
排名上升 |
美股 NIO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20 |
排名下降 |
深 A 000100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1 |
排名下降 |
滬A 600498 |
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22 |
排名下降 |
滬A 600839 |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
23 |
排名上升 |
深A 002594 |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24 |
排名上升 |
|
立訊精密 |
25 |
新入榜 |
深A 002475 |
前25名包括以下主要類別:
《中國智能制造》排行榜細分榜
《中國智能制造》白皮書進一步給出了細分排行,《中國智能制造獨角獸八強》如下。中國智能制造數量獨角獸下降,連去年的獨角獸十強都沒湊齊,只剩八強。2020年智能制造的新興發展后勁堪憂。
企業名稱 |
創立時間 |
主要運營地點 |
百強排名 |
獨角獸排名 |
上海蔚來汽車有限公司NIO |
2014 |
上海 |
18 |
1 |
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2010 |
北京 |
26 |
2 |
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 |
2011 |
北京 |
37 |
3 |
北京商湯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
2014 |
北京 |
42 |
4 |
智車優行科技有限公司 (奇點汽車) |
2014 |
北京 |
41 |
5 |
深圳地平線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2015 |
深圳 |
70 |
6 |
微鯨科技有限公司 |
2015 |
上海 |
76 |
7 |
北京車和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2015 |
北京 |
100 |
8 |
《中國智能制造民營企業15強》如下。我們選出前15家民營中國智能制造企業,稱為CRE15。
企業名稱 |
創立時間 |
主要運營地 |
所有制結構 |
百強 排名 |
民營企業 排名 |
排名變化 |
福耀玻璃工業集團 股份有限公司 |
1987 |
福建省 |
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曹德旺 |
4 |
1 |
不變 |
美的集團 |
1968 |
廣東省 |
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方洪波 |
10 |
2 |
不變 |
上海蔚來汽車 有限公司 |
2014 |
上海 |
有限責任公司 董事長兼:李斌 |
18 |
3 |
上升 |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 有限公司 |
1986 |
浙江省 |
有限責任公司 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
20 |
4 |
不變 |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
1995 |
廣東省 |
股份有限公司 臺港澳與境內合資、上市 |
23 |
5 |
下降 |
TCL集團股份 有限公司 |
1981 |
廣東省 |
股份有限公司 事長:李東生 |
30 |
6 |
下降 |
科沃斯機器人 股份有限公司 |
1998 |
江蘇省 |
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錢東奇 |
33 |
7 |
不變 |
小米科技有限 責任公司 |
2010 |
北京 |
有限責任公司 董事長:雷軍 |
26 |
8 |
下降 |
三一集團有限公司 |
1989 |
湖南長沙 |
有限責任公司 董事長: 梁穩根 |
36 |
9 |
下降 |
北京曠視科技 有限公司 |
2011 |
北京 |
有限責任公司 |
37 |
10 |
不變 |
北京商湯科技開發 有限公司 |
2014 |
北京 |
有限責任公司 臺港澳法人獨資 |
42 |
11 |
不變 |
遠大住宅工業 有限公司 |
2006 |
湖南省 |
有限責任公司 董事長:張劍 |
44 |
12 |
不變 |
湖北三豐智能輸送 |
1999 |
湖北省 |
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
45 |
13 |
不變 |
廣東拓斯達科技 |
2007 |
廣東省 |
股份有限公司 |
46 |
14 |
不變 |
南京埃斯頓自動化 股份有限公司 |
2002 |
江蘇省 |
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
48 |
15 |
不變 |
依據國家統計局《統計上大中小微型企業劃分辦法(2017)》,計算中小型企業中國智能制造十強,稱為SME10。
企業名稱 |
創立時間 |
主要運營地點 |
百強排名 |
中小企業排名 |
排名變化 |
智車優行科技有限公司 (奇點汽車) |
2014 |
北京 |
42 |
1 |
不變 |
諾伯特智能裝備(山東)有限公司 |
2013 |
山東 |
50 |
2 |
上升 |
東莞勁勝精密組件股份有限公司 |
2003 |
廣東 |
53 |
3 |
不變 |
深圳市寒武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2015 |
廣東 |
55 |
4 |
下降 |
上海圖靈智造機器人有限公司 |
2007 |
上海 |
64 |
5 |
不變 |
穿山甲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
2006 |
江蘇 |
66 |
6 |
下降 |
北京和利時系統工程有限公司 |
1996 |
北京 |
68 |
7 |
不變 |
廣州普華靈動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 |
2011 |
廣東 |
83 |
8 |
不變 |
埃夫特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
2007 |
安徽 |
85 |
9 |
下降 |
江蘇中能硅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2006 |
江蘇 |
96 |
10 |
不變 |
《中國智能制造》排行榜分析
以下是2020年百強和2019年排名變動情況。
今年是中國智能制造產業經營環境變化特別大的一年,導致和去年相比,2020年百強排名發生一定變動。主要原因可能如下。
《中國智能制造》白皮書進一步給出了智能制造企業的區域分布。在區域分布上,和去年的變化并不大。
《中國智能制造》白皮書給出了智能制造企業的行業分布。今年的分布進一步向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集中,這主要受今年對芯片等計算機設備制造業的扶植政策影響。這導致其他智能制造子行業的資源分配受到影響。
此次白皮書的發布,是對今年智能制造發展的階段性評價。里昂商學院也將進一步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課題組合作,深入中國管理實踐,將就智能制造領域的學術創新和產業創新等方面充分發揮智慧引擎的作用。法國里昂商學院長期致力于通過科教融合和產教融合培養國際化產業領袖人才,成立了全球商業智能中心,舉辦了影響巨大的全球商業智能論壇。中心在建立前沿學科專業體系;聚焦數字技術、商業智能對接產業鏈;以及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持續新知等領域均探索出新的科學研究方法,并將進一步協同人工智能與人力智能,為里昂商學院強調數字化、國際化、社會責任、和交叉創新的“2025 匯流戰略”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