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2021年4月26日 /美通社/ -- 315歲的同仁堂跨界賣咖啡,顛覆傳統咖啡概念;內聯升線上直播帶貨;北冰洋冷飲雪糕1小時達;五芳齋萬種定制粽任君選擇;華佗智能工廠年產針灸針50億支......想要老而不衰,歷久彌新,老字號就必須要守正創新。
百年老字號華佗,走出了一條與眾不同的創新之路。作為國內領先的針灸器械生產廠商,華佗率先將智能化生產技術運用到了傳統針灸針生產當中,達到了年產50億支針灸針的產能,領跑行業。
2009年華佗加入魚躍醫療,同時魚躍醫療的創新基因也融進了華佗。依托魚躍大平臺,經過十余年的快速發展,華佗率先在國內實現了針灸器械的智能化生產,現擁有25000余平方米生產車間,10000平方米10萬級潔凈車間,2000余平方米研發中心。專業的研發團隊,全流程智能化生產裝備,快速、精準、高效的智能制造基地,年產50億支針灸針的產能,向專家們展示了百年華佗面向新時代的生產力、競爭力、創造力。
科技賦能
智能升級
魚躍丹陽全球生產總基地占地1000畝,按照工業4.0、智能制造標準建造,融合了工業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智造技術,設備、生產、檢測、倉儲都實現了智能化升級。華佗針灸針、撳針等產品都是在這里生產并銷往世界各地。
創新驅動發展
針尖上的工業藝術
上千臺華佗專利智能針灸設備,從拉絲、拔直、磨尖、繞柄、表面處理,到檢測、包裝、滅菌,華佗深諳制針的每一道工序,并持續創新,確保每一根針,都達到世界一流品質。現代化智能影像檢測系統,貫穿制造全流程,保證產品質量的一致性和可追溯。
工業機器人加持
揭秘智造“大腦”
工業機器人配合智能視覺檢測和無處不在的傳感器,完成了華佗撳針從原料到世界一流產品的生產。數字化生產模式,讓生產管理和質量管理實時可控,確保產品品質穩定可靠。
持續資金投入
鑄就品質典范
企業突破創新,探索極致背后,需要強大的科研投入提供持續動力。事實上,自2016年起,華佗每年投入的智能化升級經費都超過2000萬,未來還將繼續加大投入,推動智造升級,打造世界一流品牌。
4月23日-25日,中國針灸學會六屆十四次常務理事會、2021年全國工作會議在蘇州召開。此次大會由華佗承辦,中國針灸學會會長,各常務理事,各地方學會會長、秘書長,各分支機構主委、秘書長等專家參加了本次會議。會議期間,與會專家參觀考察了華佗蘇州和丹陽智能工廠。
華佗關注并重視中醫針灸發展,曾多次承辦中國針灸學會年度會議,參與學術研討會議,并與多所院校展開科研合作,設立獎學金,助力針灸教育事業。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中醫藥發展的大力支持,中醫針灸發展迅速,已成長為全世界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傳統醫學形式。華佗作為傳承百年的針灸器械領導品牌,時刻跟隨中國針灸學會的步伐,堅持傳承與創新相結合,引領中醫針灸未來發展。
4月24日,會議間隙,中國針灸學會專家一行參觀了華佗工廠,魚躍醫療副總裁、魚躍醫療蘇州公司董事長景國民,蘇州醫療用品廠有限公司董事長曹煬,魚躍醫療蘇州公司總經理張金巖陪同參觀。
參觀過程中,華佗的創新力和智造力給專家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國針灸學會主席劉保延表示,華佗將傳統針灸針生產和現代化智能生產技術結合的很好,讓我們看到現代民族產業發展的態勢,一片向好。有華佗這樣的民族企業作為支撐,中國針灸事業發展未來可期,大有可為。同時,劉保延也對華佗長期以來對中國針灸事業的支持表示感謝。
對標前沿,放眼世界,華佗一直堅持以品質為先,推動行業標準持續升級,打造領導品牌,為中醫藥走向世界貢獻華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