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2年3月3日 /美通社/ -- “Breakthrough India”(印度突破)泛亞“重建框架”峰會于今天開幕,就如何在未來10年內結束性別暴力進行深入討論。在此次為期3天的泛亞“重建框架”峰會中,非營利組織、行業專家、思想領袖和媒體齊聚一堂,討論如何創造一個沒有性別暴力的未來。
Sohini Bhattacharya在歡迎辭中表示:“這次區域峰會的目標是共同制定一套適用亞洲范圍的行動計劃,包括確定優先事項、分享實現和衡量防止性別暴力與歧視進展的策略。 借2020年“世代平等論壇”的契機,在當前背景下推進一項專門針對亞洲性別暴力問題的共同行動計劃非常重要。”
暴力激增對那些最有可能經歷性別暴力的人們產生了尤其大的影響,這些人由于性別、種族、階級、能力、性取向和其他特征而面臨著交織、多重的壓迫。特別是青春期女孩們,她們遇到的一系列問題可能會增加她們在未來的一生中面臨性別暴力的風險。
來自“共同語言”(Common Language)和“華人拉拉聯盟”(Chinese Lala Alliance)的LGBTI活動人士連望舒(音)表示:“發揮影響力和領導力是打擊性別暴力的兩個關鍵組成部分。 應該幫助為支持邊緣化人群的女權民間社會組織提升其影響力和技術專門知識,以解決性別暴力問題。此外,還需要優先為這些組織提供資金,以推動社會變革。”
40多年來,國際樂施會(Oxfam International)在70個國家進行的分析發現,推動政策變化的最重要和持續不斷的因素是女權主義運動。女權主義運動和組織改變了我們對性別暴力的看法,引起了人們對這一問題的關注,并在全球范圍內激發了人們的思考,同時加深了我們對其根源和最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的干預措施的理解。
世界衛生組織的區域評估表明,南亞和東南亞地區的親密伴侶暴力(IPV)發生率在全世界最高,分別為43%和33%。在人口和健康調查報告(Demographic and Health Surveys)中,4個南亞國家(孟加拉國、印度、巴基斯坦和尼泊爾,按發生率排列)位列親密伴侶肢體性暴力發生率最高的15個國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