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1年1月20日電 /美通社亞洲/ -- 由于營銷職業壓力大、競爭激烈,高流動率、頻繁跳槽成為這一職業的又一通病。而營銷人衡量是否跳槽的基本標準不外乎升職、加薪、是否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和職位權限。據金鼎人才網調查顯示:25-30這一年齡段的求職者跳槽原因主要集中在“出于個人職業發展”和“培訓學習機會”上,更注重個人能力的儲備上,“公司的薪資福利”則被排到了第三、四位;而年齡在30-35歲的求職者在離職原因的選擇上顯示了其成熟性,他們關注“自己的職位權限”和“公司本身的發展前景”,對待薪酬待遇也毫不避諱,公開攤盤。金鼎人才網職業顧問提醒,這個時期的營銷人在跳槽時更應全面考量個人發展與公司發展的同步性,如涉及跨行業選擇該尤為謹慎,面對高薪更應理智對待。
工作七八年后,經驗積累和艱苦的努力沒有換來質的飛躍,目前所從事的行業是否有遠大的發展前景,是否該放棄現在的職位尋找更好的前途?這個階段的營銷人在跳槽時常會產生這樣的疑問。
雖然現有的成績足已讓營銷人產生呼風喚雨的錯覺,但當離開這家公司,離開這個行業后,在新的職位上,過去幾年奮斗的相應工作經驗和積累的知識能否全部應用在新的行業;直接主管或許年輕的多;當遇到一些老同學,老朋友時,可能會面臨大家在事業上都有一些成就,而自己卻因為進入一個新的領域還在原地或剛剛開始啟動職業發展,對于這樣尷尬場面,能從容自如嗎?
營銷人要審視跨行跳槽的風險系數,找到自己的職業定位和發展方向。從業務員到大區經理那一階段都是靠著跑市場、沖銷量成長起來的,沒有捷徑。不能準確地為自己定位,不清楚自己的各項能力孰強孰弱,只是盲目跟風或跟著感覺轉行是肯定行不通的。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職業性格、職業傾向等一系列因素都要考慮到,以及怎樣讓自己過往的從業經歷實現可持續發展,這都是要考慮的問題。
一般來講知識技能、客戶群、工作模式三項中有一項具有共同點則轉行難度較小。如果心存疑慮的話,可以借助一些專業的測評工具,對自我進行深入的認識,通過職業規劃專家的測評解讀后能發現,自己在新平臺的適合與匹配度有多高,以免因個人特質與新職位不符,跨錯行跳錯槽,造成職業生涯發展受阻。金鼎人才網職業顧問表示,他們接觸的大部分跨行跳槽的營銷人并沒有實現預想中的三級跳,所有提醒大家要謹慎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