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5年8月28日 /美通社/ -- 8月28日,北京亦莊創新發布消息,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北京經開區",又稱"北京亦莊")創新推出"一張清單、一鏈延伸、一套服務、一個閉環、一項基礎"等五大舉措,率先實現政務服務從"政府供給主導"向"企業自主選擇"轉變,多項改革舉措為全市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亦莊經驗",初步形成基層實踐新范式。
"一張清單"全統領,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常態化實施
北京經開區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李全介紹,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高效辦成一件事"要求,北京亦莊結合區域特點,率先推出區級重點事項清單。
圍繞企業和個人全生命周期辦事需求,經開區創新推出雙維清單、個性申報、全景服務等機制,有效破除傳統服務壁壘。目前正逐步推動148個場景"一件事、一個人、一次辦",并在企業經營、產業發展、項目落地、涉外服務4個領域,推出道路開口、信用修復、外籍人才服務等22個區級特色場景。李全還介紹,"下一步,我們計劃將推出外擺、小型商業活動、企業招工就業服務等11個特色場景,逐步實現經營主體和個人重要階段事項全覆蓋。"
在服務模式上,經開區首創"自定亦"服務模式,提供"自選辦""打包辦""接力辦"三種方式,企業可從高頻事項中自由組合,實現"一次提交、一次辦結"。同時,經開區設立"高效辦成一件事"專區,在全國率先開啟"一件事"版綜窗服務新模式。該專區遵循"企業有辦事需求、窗口有解決方案、一人服務到底"的模式,切實減輕市場主體行政負擔,提供靈活、自主的全新辦事體驗,真正實現高效辦理、精準服務。
"一鏈延伸"擴領域,構建政務與增值服務多元矩陣
李全表示,北京經開區聚焦產業鏈發展和經營主體關切,進一步推動服務"一鏈延伸",構建起覆蓋產業鏈發展需求的多元服務矩陣,率先實現政務服務從"審批管理"向"服務賦能"轉型。
在增值服務方面,經開區首批推出"破土育苗?創業一類事""國際人才?興業一類事""跨境拓展?出海一類事"三大場景,整合銀行、律協、人才集團等社會資源,組建"陪辦員+專家顧問團"服務團隊,形成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多元共治格局。企業可像"點菜"般自主選擇服務,實現從"被動供給"到"主動賦能"。
在政策兌現領域,經開區依托"一站式"政策綜合服務平臺,實現政策查詢、申報、兌現、到賬全流程"全程網辦",網辦率達100%。平臺每月更新"政策日歷",企業可一鍵訂閱申報提醒;創新"信用+兌現"模式,將多部門線下信用核查轉為線上"秒查",累計服務4.9萬次;深化"免申即享",年內實現46個事項"免申即享",占比近25%,"免申即享"率居全國領先水平,企業的政策獲得感不斷提升。
此外,經開區以"高效管好一件事"為目標,構建起全市首個資源共享、業務協同、數據互聯的智慧監管體系,探索監管全鏈條"一件事"模式,實現"無事不擾、無處不在"。
"一套服務"優體驗,靠前服務破解企業辦事難題
針對企業辦事"難、慢、繁"問題,北京經開區創新推出"一件事"靠前服務,推動服務渠道、辦事攻略、合規指導"三靠前"。
具體來說,在渠道延伸上,經開區整合全領域政務資源,在亦城客廳成立"一件事"靠前服務站,組建業務骨干團隊,將咨詢模式從"接線-轉接"升級為"接線-解決"。同時,布設"亦企服務門牌"二維碼至園區、企業"家門口",并在"亦事通"公眾號等平臺開放咨詢入口,只需"隨手掃"即可獲取專屬辦事錦囊。
在攻略定制方面,經開區以企業辦事需求為導向,從"一件事"全流程視角出發,結合企業個性化辦事需求,量身定制專屬辦事攻略,讓企業對所辦事項的申請材料、辦事地點、風險提醒等一目了然。目前已累計提供服務4300余次,問題一次性解答率提升20%。
在合規指導方面,圍繞113個高頻事項,從各類處罰案件和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分析挖掘與總結提煉,形成高頻處罰風險點。通過智能化推送規則,將相關風險信息自動發送給企業,幫助企業精準辨識風險暗礁,護航企業在發展浪潮中乘風破浪。
"一個閉環"重成效,企業訴求24小時響應限時辦結
作為全市率先探索企業版接訴即辦改革的區域,北京經開區構建起立體集成、閉環規范、智能高效的為企服務網絡,實現服務渠道全覆蓋、合理訴求全解決、服務管理全閉環,助力區域營商環境優化升級。
在訴求歸集上,經開區整合8條服務渠道,將來自線上接訴、主動問需等渠道訴求統一全部納入接訴即辦體系。針對高頻難題,在全市率先推行"一口受理、一口回復"行業統籌治理模式,由主責部門統籌、行業部門協同,解決科技企業融資難、注冊地址管理不到位等共性問題,推動"解決一個問題"升級為"完善一個領域"。
為保障服務時效,經開區明確全渠道為企服務執行"同一流程、同一標準",承辦部門需在24小時內聯系企業,咨詢類問題1日內辦結、訴求類問題3日內辦結。同時,創新"統籌資源-強化研判-專項督辦-建章立制"源頭治理模式,將企業訴求系統性轉化為營商環境優化決策參考,形成"受理-辦理-反饋-優化"的完整閉環。
"一項基礎"強賦能,依托全市首個政務大模型打造智慧服務新生態
李全介紹,為提升政務服務智能化水平,北京經開區通過重構業務知識圖譜、實施數字化運營、強化人工智能應用,全面筑牢智慧政務的底座和基礎,打造智慧服務新生態。
北京經開區率先落地全市首個政務大模型"亦智"服務平臺。打造全市首個"可思考、會回答、能辦事"的百變政務數智人:化身"迎商專員",咨詢準確度提升10%;化身"智能政務審批師",工作居住證等新辦時間縮短20%;化身"市場監管執法辦案助手",案件處理效率提升3倍以上;化身"投訴舉報智能客服",案件處理周期縮短65%。
圍繞1600余個政務事項,梳理形成113個高頻單事項和101個"一件事"場景,創建4大類13小類政務知識目錄,構建標準化、圖譜化的政務知識圖譜,并動態更新企業高頻問題,確保知識"好用實用"。同時,推動數字化運營實踐應用,立足無縫化智能導辦、混合式政務學院、一體化事項入駐等業務場景,建立動態指標監測體系,實現運營管理數據的智能采集與無感監測。
李全表示,下一步北京經開區將持續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以企業需求為第一哨聲、辦事體驗為第一標準、群眾滿意為第一目標,不斷優化政務服務水平,幫助企業群眾高效辦成"每件事",助力區域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