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3年10月8日電 /美通社/ -- 近日,由大陸主流媒體,21世紀經濟報道、鳳凰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聯合主辦,由臺灣陸商服務交流協會、交大天使投資俱樂部、國立臺灣師范大學、財團法人臺灣生命力文教基金會、冠輿法律事務所作為臺灣當地主辦方共同舉辦的“2013華人經濟領袖盛典 -- 臺灣IT產業論壇”于臺北海基會公亮廳成功舉辦。
華人經濟領袖活動今年已經是第五年,值此五周年之際,活動特別策劃了此次IT產業論壇,并邀請兩岸IT企業領袖共同走訪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及國立交通大學,意在促進兩岸IT行業的溝通和交流,以推進整個IT產業的發展。
605公頃的土地,2012年年產值達1兆400億元新臺幣,占臺灣GDP約13%強。它,就是臺灣的“硅谷”-- 新竹科學工業園區,一片神奇的土地。
自1980年創立以來,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前后經過3期開發建設,逐步形成集成電路、電腦及周邊、通訊、光電、精密機械、生物技術等六大產業,成為臺灣的高科技基地,為臺灣產業的升級作出了巨大貢獻,被稱為“會下金蛋的母雞”。
9月27日,“華人經濟領袖”走訪園區最具代表性的高科技公司群聯電子,聆聽董事長潘健成講述群聯的成功秘訣。
2012年營業額達330.8億新臺幣的群聯電子是世代務農的馬來西亞僑生潘健成26歲時與四個同學創立的高科技公司。提到群聯成功的秘訣,潘健成認為重要的是不要做超乎能力范圍的決定,不能冒進。他認為,只做控制器公司規模太小;追逐最新IC設計,會累死工程師。所以,群聯決定往IC設計的下游,也就是記憶體模組進行垂直整合,幫上游廠商代工,來產生規模經濟。如此一來,不只能掌握記憶體模組的核心技術——控制器,也能讓群聯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處于領先地位。
十三年過去,當年和群聯共同在市場上拼殺的許多科技公司不是倒閉就是在走下坡路,而群聯在潘健成的帶領下今天在全球市場的占有率達到20%-30%,潘健成也成為業內公認的“隨身碟之父”。
隨后“華人經濟領袖”走訪了國立交通大學,與許千樹副校長進行了親切交談。
國立交通大學前身為1896年創立于上海的南洋公學,1958年選定新竹市正式建校,與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國立清華大學相鄰。
交大因其在電子工程、計算機科學、管理科學領域的出色科研及教學成果而極負盛名。根據上海交通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作出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臺灣交大的工程領域在世界范圍內排名第49,全臺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交大的電機學院多年來為新竹科學工業園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為臺灣IC產業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其中杰出校友主導著臺灣的電子、資訊(計算機)工業,擁有著500多名董事長和CEO。
此次走訪,促進了兩岸IT行業的交流,加強了兩岸IT業共謀合作、共同發展的良好關系。
自2009年開始的“華人經濟領袖”,是由鳳凰網、《21世紀經濟報道》、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等全球領先媒體主辦的一項活動。活動從全球視野、洞察時代、行業遠見、中華價值觀的維度,去尋找全球華人商業界的時代領袖,每年面向全球范圍內遴選候選名單,邀請百位知名人士、全球華語媒體主編、商學院MBA/EMBA成員、億萬讀者、網民、聽眾共同推舉出十位年度華人經濟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