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4年6月25日電 /美通社/ -- 6月24日,由武漢軟件新城積極推動,上海市數字內容產業促進中心、浦東新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聯合會聯合主辦的“跨區域產業創新聯動發展圓桌沙龍”在上海浦東新區金橋盛大開幕。本次沙龍是以“長三角與武漢城市圈數字內容產業對話——區域聯動促進數字內容產業大發展”為主題,為致力于跨區域延伸和跨產業發展的數字內容企業和園區提供廣泛密切合作的交流互動平臺。來自上海、蘇州、杭州、寧波、武漢、大連等地的軟件、數字出版、動漫、影視等數字內容產業的代表,以及相關科研院所、行業協會、金融組織、政府機構等100余家單位的負責人和主管領導與會。
該沙龍是武漢軟件新城“跨區域產業創新聯動發展”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為長三角區域與武漢“8+1”城市圈在數字內容產業的互動交流搭建平臺,探討產業機會,助力產業鏈合作,推進協同創新,同時,促進數字內容產業的跨區域發展。
作為軟件和信息技術產業在武漢發展的較佳承接園區,武漢軟件新城在全國范圍內舉辦“跨區域產業創新聯動發展論壇”,彰顯出其作為武漢創建中國軟件名城核心示范區的重要平臺作用和產業整合聯動的思維。據了解,武漢軟件新城目前已成功簽約美國 IBM、荷蘭飛利浦、法國陽獅集團、深圳明源軟件、上海新致軟件、湖北華電科技、武漢厚溥教育等15家世界500強和行業百強企業。
建成后的武漢軟件新城將成為集 IT 服務、軟件開發、物聯網、云計算、民生科技、文化創意、教育培訓、生活配套和相關公共服務產業于一體的生態智慧城,吸引百家世界500強企業和行業領軍企業,帶動千家科技創業企業落戶,園區從業人數達20萬人,擎動就業崗位80萬個,年產值超過500億元,成為中部地區較大規模、最具國際化特色的IT服務基地、高新技術研發基地和創新創意產業集聚區。
作為長江經濟帶的“龍頭”,上海是世界創意城市、設計咨詢之都,在工業、貿易、科技、商業、金融領域具有雄厚實力,對全國經濟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2012年上海數字內容產業總體規模達近千億元,對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貢獻逐年提升。武漢作為長江經濟帶的“龍腰”,地處中國中部,承東啟西、接南連北,區位優勢和綜合優勢明顯,在中部乃至全國具有重要戰略地位。武漢突出的人才、科教優勢將給文化創意和數字內容產業帶來充足的技術、人才支持。
-- 附錄(會議亮點):
沙龍由上海市數字內容產業促進中心主任樊宏主持,湖北省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副巡視員汪建,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處長姜寧,上海市數字內容產業促進中心理事長羅海蛟到場致辭。
在主題演講中,上海發展戰略研究所副所長朱詠以“打造滬漢現代服務業合作新平臺,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新跨越”為題,認為憑借自貿區的建設和打造長江經濟帶的時機,創建滬漢合作的多元化平臺。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副廠長鄭虎從“動漫‘跨界’聯動發展的價值與前景”角度,認為動漫“跨界”是基于發展中的跨時空、跨地域、跨國界。
沙龍帶來了跨區域發展新的理念,數字內容產業的跨區域發展一方面有利于實現跨區域產業間的對接、協調,提高區域產業一體化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做到產業空間布局結構合理、產業資源優化配置,使得區域經濟合作向縱深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