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6年6月22日電 /美通社/ -- 近期,全球母乳喂養專家美德樂于天津市中心婦產醫院二樓新生兒科舉辦“美德樂專家演播室”系列講座活動,并于國際母乳喂養日呼吁社會各界關注“早產兒與母乳喂養”議題。
作為一個擁有50多年發展歷史的母乳喂養專業品牌,美德樂始終倡導母乳喂養的理念,不斷追求更好品質,致力于為每一位媽媽和寶寶提供母乳喂養全套解決方案,是國內外眾多醫院的選擇和媽媽信賴的品牌。長期以來,美德樂與各國的母乳喂養研究團隊合作,共同推進母乳喂養與泌乳學的基礎和臨床應用研究,并積極組織國內外專家座談會,將先進前沿的母乳喂養科研成就和進展帶給中國的專業醫護人員,促進院內母乳喂養的教育及實施。今年美德樂在中國延續專業領域母乳喂養的促進與推廣,并進一步延伸至各地核心城市,為廣大醫護人員、媒體朋友以及消費者們提供最新的母乳喂養科研成就分享及專業解決方案。
此次天津之行,美德樂特地邀請了三位專家蒞臨其“美德樂專家演播室”系列講座活動 -- 分別是來自美國費城兒童醫院泌乳支持與臨床研究主任 Diane Spatz 教授,來自天津市中心婦產醫院鄭軍副院長以及來自天津市中心婦產醫院新生兒科田秀英主任。他們分別就各自臨床實踐及前沿研究的經驗分享國內外在“早產兒與母乳喂養”這一課題上的觀點與建議。眾所周知,在母乳喂養的議題人群中,“早產兒”是新生兒中的一批特殊的群體,是指胎齡未滿37周就出生的新生兒。尤其是,近年來我國早產兒發生率有逐年上升趨勢。據與會的鄭軍副院長介紹,在2002年至2003年,我國《中華兒科》雜志發表文章顯示當時我國早產兒發病率是7.8%,現在隨著高齡產婦的增加,以及高齡產婦其并發癥的增加,使得早產兒的發病率比十幾年前有上升趨勢,據統計已經達到10%以上。因此,給予早產兒合理適當的營養支持,是早產兒生命支持的重要措施,也有助于改善早產兒預后。而隨著研究的深入,母乳對早產兒的重要性證據越來越有說服力。
在談到現今中國早產兒的現狀及其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時,鄭軍院長說道,隨著這些早產兒的發生率的增加,為新生兒學科帶來些新的挑戰,尤其是在隨著國家經濟的改善,以及家屬對早產兒的認識及生命重視的理念,對于28周以下早產兒的救治的愿望越來越多。以天津市中心婦產醫院病房為例,其 NICU 住院新生兒基本上都是在1500克以下乃至1000克以下極地出生體重兒和超低出生體重兒。然而,這些早產兒由于各個器官還都沒有發育成熟,會出現各個系統的疾病,包括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NEC(壞死性小腸結腸炎)。尤其是一些感染性的疾病,由于他們是早產兒、沒有足月兒,那么從母親所接受的一些抗疾病的物質比如說一些 ITG 抗感染的成分還非常得少,導致他非常容易發生感染。另外的一個挑戰是不但要救存活這些超低出生體重兒,還需要積極致力于存活以及后遠期的預后,比如運動機能發育的良好和智力的良好。與此同時,鄭院長強調了需要呼吁社會共同關注“早產兒與母乳喂養”。他認為,因為母乳對于無論是足月兒來講也好還是早產兒來講也好,它涵蓋著生長發育所需要的所有營養成分。隨著對母乳研究的不斷進展,越來越多的活性物質和活性因子對新生兒的腦的營養和抗感染的功能是非常強大的。
在談到早產兒母乳喂養與足月兒母乳喂養有什么不同時,美國費城兒童醫院泌乳支持與臨床研究主任 Diane Spatz 教授則說道母乳喂養對于所有的新生兒都是非常重要的,母乳的這些成分永遠無法被配方奶模仿或替代。不管是早產兒還是足月兒,母乳喂養都是必須的。當分娩了一個嚴重的病患兒時,母乳相當于一種救命藥物或是重要的醫療干預措施。各國的研究也包括中國的所有研究證據都顯示,使用母乳喂養的新生兒,他們的耐受性更好、更健康、發生并發癥和死亡的風險更低。特別對早產兒來說,母乳會針對早產兒的情況量身定制。比如說早產兒母親的乳汁脂肪含量、蛋白質、熱卡含量都更高,更符合早產兒特殊情況下的需求。另外,除了營養以外,母乳中間的抗感染成分能更好的預防早產兒發生感染性疾病風險,母乳中還含有很多成分,能夠預防腦損傷、促進大腦發育,這對于早產兒來說異常重要,能夠更好地保障早產兒的未來健康和發育可能性。
作為聞名全球的學科專家,Diane Spatz 教授在被問及由她自己提出的 NICU 母乳喂養的十條措施時,做了一番詳盡的介紹:因為早產兒和病患兒不能夠直接哺乳,所以病患兒的母親需要完全通過吸乳來促進泌乳。另外,對于早產兒或病患兒來說,母乳是一種重要的醫療干預手段,即使媽媽對母乳喂養并不感興趣,也需要醫護人員教育媽媽和其他家庭成員,鼓勵他們提供母乳,以幫助早產兒更好地渡過住院期間的危重階段。由 Diane 教授提出的十步措施包括:1. 知情選擇;2. 泌乳啟動和維持;3.母乳操作;4. 母乳口腔免疫療法和純母乳喂養;5. 皮膚接觸/袋鼠式護理;(前面5步對于建立足量的泌乳非常重要)6. 乳房上非營養吸吮;7. 轉為直接哺乳;8. 測量母乳攝入量;9. 出院前準備;10.適當的出院后隨訪。這個十步措施,對于醫護人員和媽媽們來說,是一個行動路線圖,可以通過這個十步來實現從建立和維持泌乳到最終實現出院直接哺乳。
此外,講座期間,田秀英主任與 Diane Spatz 教授還同時分享了各自總結中美兩國針對“母乳庫”的發展情況。田主任解釋道,母乳庫分為親母的母乳庫和捐贈母親的母乳庫。現在,天津市中心婦產醫院有親母的母乳庫,具備較大的優勢,早產兒在不同的胎齡階段,比如母親在24周、26周和32周分娩,她所分泌的母乳成分是不一樣的。同時,她介紹道也在考慮捐贈母乳庫的設置,因為有一部分母親有疾病,不能夠把自己的母乳給自己的寶寶吃,這樣令捐贈的母乳作為了一個橋梁。總體來說,捐贈的母乳具備良好的活性因子,還是比配方奶要好。Diane Spatz 教授談到母乳庫設置時,強調費城兒童醫院的早產兒母親產后吸乳比率達到99% -- 絕大多數人都能夠始終堅持吸乳和提供母乳直到出院。同時,醫院也有能力進行捐獻母乳的巴氏消毒。她認為,需要記得對于病患兒來說,第一選擇是自己母親的親母母乳。只有諸如 HIV 母親、乳房手術切除的母親等情況,無法進行母乳喂養,此時捐獻母乳就是一個必須的選擇,但我們始終記得,捐獻母乳是親母母乳不足時的橋梁,不是親母母乳替代品,但比起配方奶,它仍具有更高的健康價值。費城兒童醫院擁有強有力的母乳喂養文化,因此幾乎所有的病患兒媽媽都有足夠的母乳提供給早產兒,同時還會有多余的乳汁捐獻給母乳庫,這對于促進母乳喂養來說非常必要。
整場“美德樂專家演播室”系列講座從中國新生兒的現狀、面臨的困境及常見問題、早產兒母乳喂養與足月兒母乳喂養有什么區別、NICU 母乳喂養的十條措施、母乳庫在中美兩國的發展情況等各個角度深層次地分享了“母乳喂養”對于早產兒這一特殊新生兒人群所起到的關鍵角色與作用。早產兒與足月兒不同,發育更不完善,更容易發生各種疾病。而母乳喂養對早產兒來說并不僅僅是營養方式,它更重要的是提供保護、促進發育,對于早產兒來說是一種性命悠關的解決方案,另外,母乳喂養并不容易,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更需要家庭、醫院、整個社會共同支持母乳喂養,從而幫助更多的早產兒獲得母乳喂養,保障他們近期和遠期的健康。
點擊下方鏈接了解座談會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