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6年11月1日電 /美通社/ -- 10月28日,城市氣候馬拉松活動吸引了來自世界36個國家的59多個城市1700多名參與者,其在世界各地建立了氣候變化挑戰小組,進行24小時的馬拉松式頭腦風暴。該活動橫跨6大洲,旨在發揮年輕人對于應對氣候變化等重大挑戰的積極作用。今年,該項盛事首次在滬舉行,來自上海高等院校的精英、企業家、技術專家及程序開發人員紛紛貢獻創新的解決方案,應對氣候挑戰。全球領先的檢驗、鑒定、測試和認證機構SGS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下簡稱SGS)攜手同濟大學、Constellation 和 Yang Design 等發起機構,完成了中國區氣候挑戰,為“改善上海空氣質量”獻策。
城市氣候馬拉松中國賽區將主題設定為“改善上海空氣質量”,11支參賽隊伍通過24小時的頭腦風暴產生了12個創新方案,包括屋頂花園方案、綠色發電社區、空氣寶 APP 監測、舊衣回收 APP、電子垃圾回收、會呼吸的餐廳、低碳外賣循環餐盒、鵝卵石燒烤、低碳生活 APP 等。面對各具創意的方案,由同濟大學 EconoVation 實驗室程一恒主任、SGS環境資深顧問錢華教授、 Yang Design 設計總監 Gabriele Tempesta 和銀香偉業副總裁田忠紅先生組成的評委團,通過激烈的討論,最終基于方案的“創新性+對空氣改善影響力+商業可行性”三維度,評選出前三名。SGS資深環境顧問錢華先生為獲得桂冠的電子產品回收小組頒獎,并對各小組的方案進行一對一的指導,其表示:“很榮幸作為SGS代表參與到本次城市氣候馬拉松活動,看到如此多的創意項目我本人非常興奮,希望我的指導能對在場的所有參賽隊伍有所啟發,后續期待各個優秀項目的成形落地。”
同期在倫敦、柏林、多倫多、悉尼、波哥大、特隆赫姆等地,就倫敦的空氣質量問題、柏林的廢棄物管理、巴黎的垃圾回收策略等議題也收到了很多創意方案。來自 Climate-KIC 的教育部主任 Ebrahim Mohamed 表示:“氣候變化的科學是客觀的,然而對其的改善方案往往與現實有一定距離,我們需要讓公民自發的參與進來,這也是氣候馬拉松活動的創辦主旨。”
作為優秀的企業公民,SGS始終以負責任的態度經營企業、回饋社會。如在全國各分支機構持續開展捐資助學、愛心支教、扶貧幫困、賑災救危、保護環境等公益活動;并對辦公場所進行能效評估和改造工作,減少碳排放,是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積極踐行者。SGS此次受邀作為評委方之一參與賽事,為改善上海空氣質量的方案獻策,以專業經驗投入社會公益,責無旁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