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老齡化挑戰,勾勒商業健康險創新路徑
上海2025年10月13日 /美通社/ -- 2025年10月11日,安聯集團與復旦大學聯合成立的復旦安聯金融保險研究中心正式發布首份年度旗艦報告《中國醫療健康保障體系轉型發展報告:應對老齡化挑戰與推動商業健康保險創新》(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深入剖析了中國在深度老齡化背景下醫療保障體系面臨的挑戰,并為商業健康保險的轉型與創新提供了前瞻性路徑。
安聯集團管理委員會成員、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雷娜特?瓦格納(Renate Wagner)在報告發布儀式上表示:"本報告聚焦中國健康保險未來的關鍵議題,精準回應了老齡化社會的核心關切。此次聯合發布,充分彰顯了復旦大學與安聯集團戰略合作的價值:我們攜手匯聚學術智慧與商業實踐,共同致力于塑造未來的解決方案。"
報告指出,中國正經歷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人口結構轉變。2024年65周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已達15.6%,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預計到2070年該比例將攀升至42%。人口結構變化帶來疾病譜系改變、長期照護需求激增,對基本醫保基金可持續性構成嚴峻挑戰。以上海為例,預測顯示,在3%的年醫療通脹下,老年人群三大類疾病的基本醫保報銷總額到2070年將高達811億元。
面對醫療保障的"不可能三角"難題,破局的關鍵在于當下中國政府正在努力構建的以"1+3+N"為核心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其中,商業健康保險要完成從"邊緣補充者"到"生態協同者"的轉變,需聚焦三大方向:保障基本醫保未覆蓋的高額費用、滿足慢性病患者等特定人群的差異化需求、提供更高品質的醫療服務體驗。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復旦安聯金融保險研究中心聯席主席張軍教授指出:"唯有深刻理解正在發生的宏觀變革,方能于變局中開新局。本報告旨在超越零散的行業觀察,構建系統性分析框架,為政策制定者、行業參與者及關注該領域的各方人士提供兼具理論深度與實踐價值的參考。"
"中國健康險市場正處在從粗放增長向高質量轉型的關鍵時期。"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復旦安聯金融保險研究中心聯席主席林順才表示,"我們堅信,健康險的未來在于從簡單的財務補償者轉型為主動的健康管理伙伴。安聯希望將全球經驗與本土洞察相結合,為中國醫療保障體系的韌性建設貢獻價值。"
安聯中國已將健康產品的創新與升級作為2025年的戰略重點。例如,安聯人壽對其主力醫療險產品"安聯安康欣悅(慶典版)醫療保險"(AKXY Premier)進行了升級,以順應中國醫保DRG改革帶來的市場變化,滿足客戶日益增長的多樣化的健康保障和服務需求。同時,安聯人壽還推出首款失能收入保障產品,并積極開發稅優長期護理險,以把握中國失能與長期護理市場快速增長的機遇。
無獨有偶,京東安聯堅持 "科技+保險+健康管理"的健康險發展戰略,憑借京東集團健康生態資源和安聯集團風險管理經驗,致力于為 "一老一小"家庭細分人群提供 "預防—診斷—治療—康復"的閉環健康服務,推出成長優享、小幸孕、臻愛無限等多款市場熱銷產品,以高品質醫療生態擁抱客戶。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復旦安聯金融保險研究中心理事長許閑教授表示:"中國醫療保障體系的頂層設計明確了‘基本保障托底、商業保障補充'的框架。未來商業健康險的核心競爭力在于通過補充性創造獨特價值,實現信任優先、規模效應和政策協同的可持續發展。"
復旦安聯金融保險研究中心成立于2025年1月,是安聯集團與復旦大學戰略合作的重要基石。除聯合研究外,雙方已在金融素養夏令營、聯合實習項目、高管培訓課程及冠名"安聯匯萃廳"等方面取得多項合作成果。此次報告的發布,標志著雙方的戰略合作已超越了儀式性的"握手",進入實質性產出與價值共創的階段,充分展現了安聯的國際視野、行業專長與復旦的學術研究能力、本土洞察的深度結合。而這種"學術洞察+行業實踐"的合作模式,為未來在更廣泛議題上開展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行業提供了產學研合作的優秀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