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5年10月23日 /美通社/ -- 10月21日,《川菜復合味型 二十四味型》系列團體標準在成都博物館舉行的豪吉川味科學大會上正式發布。該標準由四川省調味品協會發起,四川旅游學院執筆,豪吉作為唯一企業領銜制定。作為中國首個系統界定川菜味型的團體標準,它標志著川味從"技藝傳承"邁入"標準時代"。
川菜24味型獲得"科學身份證"
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川菜擁有麻辣、魚香、怪味等24種經典味型。然而長期以來,這些味型缺乏統一界定,制約了川菜的標準化與全球化發展。"川菜作為中華飲食文化的一顆璀璨明珠,其復合味型長期停留在師徒口傳、經驗感悟的層面,缺乏科學量化與統一共識。"四川旅游學院副院長李想坦言。"這種模糊性嚴重制約了川菜的工業化、國際化以及人才培養的規范。這也是四川旅游學院與四川省調味品協會,豪吉牽頭本次團標工作的起因之一。"
2022年,豪吉聯合四川大學與雀巢德國辛根食品研究中心提出"味型金字塔"理論,將味道解構為底味、風味、香味三個層次,為理解川菜調味提供了科學框架。在此基礎上,本次大會發布的《川菜復合味型 二十四味型》系列團體標準進一步明確了川菜24味型每一味型的配料基準、風味特征與呈味邏輯,系統建立起川菜的"科學身份證"。
團體標準的發布為川菜標準化和全球化提供了"通用語言"。首次來蓉的雀巢大中華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馬凱思(Kais Marzouki)對川菜感情深厚,坦言自己非常喜愛川菜與火鍋,也很能吃辣。他強調:"豪吉是雀巢旗下‘地道川調'的代表品牌。未來,雀巢將持續加大對川調領域的投入,強化對豪吉的品牌支持,共同推動川菜走向更廣闊的國際舞臺。"
《川菜復合味型 二十四味型》系列團體標準制定組負責人、四川旅游學院教授鄧曉青則在大會上強調,"標準是對抗內卷、矯正失真、傳承技藝的基礎與標尺,能讓川味跨越山海,全球共享。
川菜調味的"底層邏輯"
中國調味品協會會長白燕指出,"2022年豪吉首次提出"味型金字塔"理論,為川味研究構建了系統框架,也推動了全行業對風味科學的深入探索。作為行業協會,我們見證了豪吉等一批川調企業從區域走向全國、成長為行業標桿的歷程。期待涌現更多品牌持續深耕川味賽道,以扎實的研究推動風味創新,以技術突破驅動產業升級,共同推進川調產業邁向更高質量的發展新階段。"
豪吉研發負責人劉學文也表示:"從味型金字塔理論到24味型標準,豪吉構建了一套川菜的‘標準體系'。這不僅讓從業者能夠掌握地道川味表達,也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實現風味創新提供了堅實框架。"
文化展覽呈現味型科學化進程
大會同期,豪吉再度攜手成都博物館推出"大繁至簡?循味地道——川菜24味型文化展"。展覽通過5個篇章,引導公眾體驗川味科學從統一理論邁向細分標準的深化過程。
從"蘇東坡"IP引領的尋味之旅,到沉浸值拉滿的24種味型深度解析,觀眾逐步構建完整的川菜味型認知?;訁^域,觀眾可在屏幕上觀察"味型金字塔"結構變化,直觀理解標準帶來的精確控制。團標藝術裝置區則將24種味型的標準文獻轉化為視覺藝術裝置,展現麻辣、魚香、怪味等味型的科學內涵。宇樹機器人通過人機互動,將復雜味型理論轉化為通俗語言,實現個性化觀展。
展覽最后系統梳理了豪吉38年的發展歷程,從西南地區第一袋雞精的誕生,到創新川式調味品的持續推出,再到連續四屆川味科學大會的推進,展現出豪吉作為"地道川調專家"對川味科學發展的持續推動。
團體標準重構川味生態
《川菜復合味型 二十四味型》系列團體標準的發布,在調味品、食品和餐飲行業引發廣泛共鳴。
四川省調味品協會會長趙毅表示,標準讓世界讀懂川菜,《川菜24味型團體標準》有助于川調實現"產業有實力、文化有魅力"的發展目標。
川菜元老級烹飪大師彭子渝認為,標準為廚師和餐廳提供了堅實的創新基礎,有助于守護川菜的本真之味,讓傳承更高效,讓品質更穩定。四川省旅游飯店行業協會副會長飛哥,米其林餐廳玉芝蘭主理人蘭桂均,新一代川菜掌門人肖見明,原央視制片人、導演孫春陽等嘉賓也一致認為,團體標準建立起川味的"最小公約數",既保持了川菜本色,又適應多元市場需求,將顯著提升川菜文化的全球傳播效果。
大會現場還為參與《川菜復合味型 二十四味型》系列團體標準全味型和部分味型起草單位授牌,為川菜二十四味型團體標準起草人代表頒發證書。
從2022年構建統一的科學川味框架,到2025年建立具體的味型執行標準,川味科學實現了從理論認知到產業實踐的關鍵跨越。這套基于"豪吉味型金字塔"理論構建的川菜24味型標準體系,不僅精準回應了產業發展的現實需求,也為川菜的全球推廣與持續創新奠定了堅實基礎。隨著川菜在全球范圍內建立起更清晰的味型認知,中國餐飲也將邁入一個承襲有序、創新有據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