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2025年10月24日 /美通社/ -- 近日,中智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智咨詢")與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聯合發布《2025年粵港澳大灣區薪酬趨勢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此次為雙方連續第三年合作。報告系統呈現了粵港澳大灣區薪酬管理動向和"9+2"城市群企業的薪酬發放趨勢,為灣區企業提供人才流動與關鍵人才管理參考。
10月24日,在香港舉辦的薪酬趨勢及福利研討會上,中智咨詢合伙人、數據服務與對標事業部總經理常江,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薪酬調查委員會聯席主席張子筠聯合發布《2025年粵港澳大灣區薪酬趨勢調查報告》,并分別就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市、香港、澳門的企業薪酬調研成果做專題分享。
《2025年大灣區薪酬趨勢調查報告》內容涵蓋大灣區企業經營發展、人才市場流動、新興職業發展和人才需求現狀,并集中呈現灣區重點行業企業的最新調薪、熱門崗位薪酬和應屆生起薪等熱點數據。
報告主要看點如下:
調薪趨勢:灣區企業調薪率4.1%,深圳4.4%,廣州3.7%
2025年1月~8月,中智咨詢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個城市(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肇慶市)展開定向調研,調研結果顯示,2025年有61.4%的企業進行調薪,整體平均調薪率為4.1%,較2024年調薪率(4.8%)略有下降。
選擇調薪的企業中,30.2%的企業表示將不受市場環境影響,仍按原計劃調整薪酬,這一比例較去年的41.8%有所下降;同時,有31.2%的企業表示調薪預算有所下降,比例也較去年的19.3%上升。
從不同城市來看,惠州(4.5%)、肇慶(4.5%)、深圳(4.4%)、珠海(4.3%)與江門(4.2%)五個城市調薪率略高于大灣區整體,其中惠州和肇慶并列第一;中山、廣州與佛山略低于整體水平。
從大灣區各行業來看,高科技/互聯網、能源化工、醫藥健康調薪率排名前三,其中高科技/互聯網行業4.8%最高,能源化工行業緊隨其后,達到4.7%;醫藥健康行業調薪率為4.5%,位列第三。相比之下,金融、建筑工程、房地產行業的調薪幅度相對較低。
從大灣區企業具體調薪方式來看,采取不同績效結果差異調薪、同針對核心骨干人員重點傾斜調薪的趨勢是越來越明顯,企業占比分別超過七成和六成,較上年有2-3%的增幅。另有五成左右企業針對當年晉升人員進行調薪,僅有約一成企業全員普調。
從不同類型的人員的調薪率來看,針對晉升人員的調薪率達到12.4 %,核心/績優人員的調薪率為9.5%,相對上一年均有所上升。在經濟下行和控制人力成本的要求下,企業將減少薪酬的統一調整,更加關注核心員工和績優員工的激勵,薪酬資源也更多向這類人員作出傾斜。2026年,大灣區24.1%的企業表示有調薪計劃,15.5%的企業表示會進行凍薪,另有60.4%的企業暫不清楚具體調薪計劃。從具體調薪水平來看,預計2026年大灣區整體調薪率4.0%,與全國整體水平保持一致。
中智咨詢認為,隨著經濟結構性轉型及人才競爭進入激烈階段,大灣區的內地城市企業已由過去的統一薪酬調整模式轉向精準獎勵模式,將資源優先投放于高績效員工、核心骨干及晉升人員的激勵和保留。這也反映出企業正透過精細化薪酬管理,在控制成本的同時提升人才競爭力,以推動組織在高質量發展階段維持核心優勢。未來,企業能否更有效地運用現有資源,差異化、績效主導的薪酬機制將成為企業應對經濟結構性變革的關鍵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