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會贊揚中國在農業改革方面付出的努力,指出可持續性問題仍然存在
北京2014年2月27日電 /美通社/ -- 中國美國商會今日表示,雖然中國在農業領域的改革已經取得了巨大成效,但是在獲得價格合理的穩定食品供應方面仍存在很多挑戰。《中國農業的機遇與挑戰》表示,隨著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日益受到全球關注,擴大國際合作和貿易往來有助于實現中國對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中期目標。該文件同時還提出了一系列關于修改阻礙中國農業發展政策的意見,并且指出為改善中國食品保障現狀,美國企業可以在哪些領域向中國提供重要技術幫助。
中國美國商會會長葛國瑞表示,“中國擁有不到世界10%的耕地和6%的水域,卻要養活超過20%的世界人口,無論如何,這都是一項偉大的成就。可以理解,隨著經濟多元化,中國政府越來越重視通過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來保障食品供應、保持價格穩定。美國企業已經做好準備并且熱切期望幫助中國實現在此方面的目標。”
對外資投資農業的限制
報告指出,減少外商參與和投資農業的壁壘,特別是將更多的農產品移至鼓勵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在過去數年中該方面取得的進步微乎其微。中國美國商會歡迎上海自由貿易區采用“負面清單”的模式,但是很遺憾看到目前負面清單保留了原有對農業的限制并且引入了一些新的限制。
種子行業
中國政府已經采取積極措施,修改和制定了幾部重要的種子監管法律法規和政策,以期實現農作物種業現代化。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現行的種子審定程序缺乏透明度且耗時較長,而美國卻沒有規定強制性的審定程序。為了改變現行審批程序冗長且繁瑣的現狀,需要對當前的種子進出口制度進行重大改革。
國際農產品貿易
中國美國商會關注到,中國繼續對美國出口至中國的多種家禽產品征收高額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中國美國商會鼓勵中國政府依照2013年5月經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確認、且獲得國際認可的美國牛肉致“瘋牛病”的風險屬于“可忽略”級的事實,重新從美國進口牛肉。
建議
對中國政府的建議:
減少對外資參與和投資農業的限制,特別是將更多的農產品移至外商投資目錄之“鼓勵”類,同時刪除上海自貿區“負面清單”中的大多數農業產業。
不論對進口還是國產農作物,均實施更為透明、科學的農業產業監管體系。取消對美國牛肉、家 禽、豬肉和轉基因生物制品不科學的進口限制。 實現種子注冊程序的快速化、公平化和透明化。
取消對美國出口家禽征收反傾銷和反補貼稅,或者至少通過未來的中期評審,給予美國出口商降 低上述稅收負擔的機會。
對美國政府的建議:
通過美中商貿聯委會、美中戰略經濟對話和美中雙邊投資協定談判等平臺,加強雙邊對話,解決美國農業企業所面臨的投資限制。
采用科學的方法,評估中國的肉類、魚類和其他農產品(包括熟制禽肉、蘋果、梨和鯰魚)的美國市場準入要求。
開展雙邊對話、研討會和深入的科技交流,支持中國實施透明、科學的監管體系,實施透明且符 合世貿組織規則的農業貿易政策,以及開放市場 準入和投資機會。
《中國農業的機遇與挑戰》文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