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總額累計突破萬億元人民幣,實際利用外資額超40億美元
北京2025年9月5日 /美通社/ -- 9月4日,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一把手發布?京華巡禮"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北京經開區對外發布,"十四五"期間,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北京經開區",也稱"北京亦莊")高水平對外開放成果亮眼:累計實際利用外資額預計超40億美元,高技術產業實際利用外資年均增速達58.5%;累計新設外資企業超420家,外資總部企業累計達125家;外貿總額累計突破萬億元,較"十三五"時期增長70%;累計16項制度創新案例在全國或全市復制推廣,數量居全市首位;北京亦莊綜合保稅區獲批設立,并通過預驗收。
北京經開區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李全表示,"十四五"期間,北京經開區堅持以國家戰略為指引,以"兩區"建設為抓手,以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高精尖產業高質量發展,持續提升區域對外開放能級,形成了一批首創性、標志性、突破性開放成果。
一是突出首都開放窗口功能,推進制度紅利、市場紅利和創新紅利共振發展,擦亮"外資首選地"品牌。北京經開區以高精尖產業開放發展為特色,主動探索新型國際產業互動格局,推動實際利用外資規模實現新突破,"十四五"累計實際利用外資額預計超過40億美元,高技術產業實際利用外資年均增速達58.5%;2024年實際利用外資近14億美元,居全市第三位,成為全市外資引進的重要引擎。此外,實際利用外資結構實現新提升,SMC、拜耳醫藥、比澤爾等外資企業在亦莊繪制了從單一工廠單元向先進制造和總部創新復合功能全面升級的增長曲線,北京經開區外資研發中心數量已達109家,約占全市總數的40%,成為全市外資研發中心最密集地區。
二是突出高精尖產業雙向樞紐功能,推進企業"引進來、走出去"穩步推進。"引進來"方面,截至2025年8月,經開區"十四五"時期累計新設外資企業超過420家,外資總部企業累計達125家,全球67個國家/地區在經開區參與設立外資企業,酷睿程、道依茨等外資企業選擇在北京亦莊融入中國智能網聯創新浪潮,構建起"全球+本土"協同生態圈。"走出去"方面,企業境外上市步伐加快,"十四五"時期新增境外上市企業9家,累計境外上市企業19家,占全區上市企業的三分之一。
三是突出高精尖外貿核心平臺作用,實施抱團出海、搭船出海和品牌出海"三海行動",推進"產品出海"向"生態出海"跨越升級。外貿總體規模穩步提升,"十四五"外貿總額累計突破萬億元,較"十三五"時期增長70%。貿易結構持續優化升級,2024年重點企業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總額704.3億元,同比增長30.5%;2021-2024年技術進出口合同總額累計達52.6億美元,年均增長66.7%。近年來,北京經開區逐步形成高端制造、新能源汽車、醫療器械、自動駕駛、商業航天等自主創新特色鮮明的"出海矩陣",更多"亦莊產品""亦莊技術"將服務全球。
四是突出高精尖制度創新先行功能,推進制度開放創新縱深發展,在數據跨境、生物醫藥、人工智能、商業航天等領域實現系列"從0到1"突破。"兩區"建設成效顯著,率先推出全國首個區級數據出境負面清單實施意見,落地全國首家細胞治療和基因技術研發外資企業,累計16項制度創新案例在全國或全市復制推廣,數量居全市首位。國際化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全面實施《關于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的意見》,開設"兩區"建設暨外資外貿服務專區,構建了涉外"全生命周期"支持體系,全球創新資源持續匯集的"引力場"效應不斷鞏固。
五是對外開放合作平臺成效突出。北京亦莊綜合保稅區獲批設立,作為全國首個以新質生產力為主題的綜合保稅區,2024年9月獲國務院批復,今年8月18日順利通過了北京海關等七部門的聯合預驗收,預計9月封關運行,將聚合關鍵零部件全球分撥、研發驗證和保稅維修、智能制造保稅產線等保稅服務貿易業態。國際化園區加快建設布局,北京國際醫藥創新公園(BioPark)已吸引禮來、輝瑞、阿斯利康等跨國醫藥巨頭"組團"入駐,成為國際創新合作新名片。
李全表示,站在"十五五"新起點,北京經開區將持續提升開放的能級和水平,以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高質量發展,全面落實好市委、市政府當好"四個先鋒"、打造"四個高地"要求,推進外資企業存量煥新發展和增量倍增發展,構建存量企業有獲得感、全球企業有向往感的"近悅遠來"服務品牌,高水平推進"外資首選地"建設,向全球展示"亦莊速度"與"北京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