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余項改革全國全市推廣,700余事項100%全程網辦
北京2025年9月5日 /美通社/ -- 9月4日,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一把手發布?京華巡禮"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北京經開區對外發布,北京經開區立足產業發展和企業群眾實際需求,著力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十四五期間,發布實施"打造營商環境綜合示范區""優化營商環境十大行動"等方案,推出200余項自選舉措;推出一枚印章管審批,一支隊伍管執法,從體制設計角度解決了審批執法統一界面的問題;"一業一證DIY""一體化綜合監管""四個免于提交"等20余項創新措施在全國、全市推廣,有效發揮了全市營商環境改革試驗田和示范區的作用。
創新新產業新業態審批許可和監管模式,綜合查一次、拿地即開工成為常態
北京經開區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王磊介紹,經開區聚焦企業所盼,敢"破冰"、勇"立新",打造急難愁盼的"亦莊解法"。首先,聚焦新產業新業態落地難問題,經開區創新審批許可和監管模式,制定"一器一策"精準許可,頒出全國首張熱食類(煎餅)餐飲機器人食品經營許可證、全市首個普通食品與保健食品共線生產許可,為企業節約大量資金成本。其次,聚焦工程建設項目落地慢,經開區推行工業項目拿地綜合服務,首創"帶設計方案入市"+"一企一冊"規劃服務,上線"工程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咨詢服務系統",拿地即開工在經開區成為常態。此外,聚焦多頭檢查、重復擾企,構建"風險+信用"監管體系,建立"綜合查一次"統籌協調機制,拓寬非現場"無感"監管手段,特別是結合企業大數據的應用,在全市率先上線亦智大模型平臺,率先落地實驗室智能監管場景,重點企業月均檢查量下降70%多,成為"無事不擾 無處不在"法治化營商環境新標桿。
構建"組織+服務+要素"三維體系,打造亦莊特色產業營商生態
"聚焦企業所需,強隊伍、聚要素,打造亦莊特色產業營商生態。"王磊說,在建立健全產業組織體系方面,經開區構建了"科技產業統籌部門+產業局+產業專班+平臺公司+要素支撐"組織體系,鍛造一支懂產業、善服務的干部隊伍,系統化提升產業專業化組織和服務能力。在健全產業創新服務體系方面,經開區在全市率先搭建"概念驗證平臺—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打樣中心—中試基地"創新服務體系和"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特色產業園"成果轉化體系,全市率先設立區域知識產權保護分中心,為企業提供全鏈條、全周期服務。在完善產業升級要素保障方面,經開區強化綠色、數據、場景等新要素布局供給,每年為企業提供不低于10億度綠電,提供5000P高性能、安全可信公共算力,持續發布智慧城市創新場景需求和人工智能標桿型示范應用場景,為新技術、新產品提供首創、首試、首用的機會。
建設全國首個新生代政務服務綜合體,700余個事項100%全程網辦
王磊透露,經開區聚焦企業所感,優服務、提效率,打造舒心暖心的發展環境。具體來說,一是打造亦企服務系統體系,通過建設全國首個新生代政務服務綜合體,真正實現企業"進一扇門",辦所有事;發揮亦企服務港"企業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主動作為、靠前服務、精準對接,做企業身邊的集成式服務管家;構建"亦企辦"雙閉環企業接訴即辦新模式,讓企業訴求"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二是開展"無證園區"建設,統籌推進場景、數據、平臺及公共支撐能力"四位一體",實現139個事項和77種證照材料免于提交,讓企業群眾在區域內生產生活"無證通辦"。三是實現惠企政策直達快享,率先建設政策兌現綜合服務平臺,全區700余個事項100%全程網辦,2025年免申即享兌現事項占比超過25%,企業對政策滿意度不斷提升。
王磊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十五五"規劃謀劃之年,北京經開區將持續打造國際一流營商、宜商環境,讓企業在亦莊創新無憂、競爭無懼、成長無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