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2017年8月3日電 /美通社/ -- 8月3日,天津開發區召開新聞發布會,開發區建交局有關負責人就開發區規劃提升工作進展和相關內容進行了發布。
第一,規劃提升的背景。
天津開發區從1984年成立至今,經過了三十多年發展,由一片33平方公里的鹽堿灘涂,成長為如今規劃控制轄區超過400平方公里的“一區九園”空間布局體系。包括較早起步設立的東區,1996年擴展的武清逸仙園、西青微電子、漢沽現代產業區三小區,2003年設立的西區,2008年后陸續啟動的位于大港的南港工業區、南部新興產業區、中區,以及2015年啟動的位于寧河的一汽大眾華北生產基地。
期間園區的規劃建設主要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
首先是起步開發階段,也就是1984至1991年期間,園區開發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主,呈現單一的典型工業區特征,以滿足工業發展為導向。隨后在1992-1999年期間,開發區步入快速擴張階段,園區建設兼顧產業與配套設施并重,實施了建設新型工業園的規劃策略。進入二十世紀,在2000至2010年期間,開發區迎來第三個發展階段,也就是城市功能綜合化階段,這期間聚焦新城建設,建成了以金融街、會展中心、MSD等為代表的一批具有影響力和輻射帶動作用的大型公建設施,城區綜合配套載體功能得到顯著增強。
2010年以后,隨著區域一體化進程的推進,轉入了區域競合、轉型升級的第四個發展新階段。空間上開發區形成了“1個綜合型園區”、“若干個專業型園區”共同支撐的發展載體。發展上開發區面臨著更多的新情況、新問題,產業升級與空間轉型壓力巨大。開發區的規劃要進一步秉承泰達先進的規劃理念和規劃標準。即要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高點定位,使開發區規劃與先進理念對標,與國際標準對標,與先進地區對標。要更加注重于把發展的新理念、新思想融入到園區發展、融入到園區規劃,全面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尊重群眾需要,著力構建宜居宜業的新發展環境。
第二,規劃提升的重點內容。
針對開發區規劃發展面臨的形勢和要求,在新一輪的規劃深化工作中,開發區重點開展了三項規劃提升工作,包括開發區城建三年行動規劃、東區提升發展規劃以及智能產業區城市規劃。
一是啟動開發區城建三年行動規劃,立足于區域發展大格局,從宏觀層面精準定位,強統籌,謀定位,顯特色,差異化謀劃各園區發展,通過構建統籌發展、梯度開發的空間布局體系,提升東區發展能級,建設一批產業特征突出、功能配套完善的專業特色園區,形成幾個“跨越引領”、“規劃提升”、“做強增量”、“謀求轉型”的分區策略,強化規劃的龍頭引領作用,確保每一個區域都實現高水平規劃、高標準建設、高品質管理。
二是開展東區提升發展規劃。從微觀層面具體著眼于東區,貫徹東區“全面優化”的思路,提升東區規劃的前瞻性、先導性和展望性,提升東區的城市價值和品質,力求將東區建設成為“創新集聚之城、轉型示范之城、卓越宜居之城”。目前,開發區正在委托開展規劃提升工作,落實空間、落實項目。
三是構建智能產業區規劃框架。為緊緊抓住“中國制造2025”、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帶來的歷史機遇,緊跟時代,順勢而為,天津開發區將按照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定位,全面實施“泰達智造”戰略。天津開發區智能產業區規劃面積約20平方公里,由原現代產業區及原茶淀工業園組成。智能產業將以智能制造為核心,以綠色環保為原則,通過對智能產業的“聚集、整合、提升”,全面提升產業發展規劃,構建綠色生態的新型智能制造示范產業基地,培育和發展新的產業載體。
第三,具體提升項目。
園區的規劃,不僅要有國際標準、高點定位,更要牢固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民生理念和精品意識,要讓發展的成果更多的惠及民生、服務企業,具體體現在園區的整體布局、園區的功能載體、園區的街景綠化要精益求精,彰顯特色。開發區擬通過實施一系列環境提升類以及功能完善類項目,切實提升城市綜合質量水平。具體提升項目將從東區開始,重點突出綠色、生態、文明、衛生的城市特色,突出大氣、洋氣、清新、亮麗的城市風景線建設。
圍繞東區環境提升,今年以來,開發區制定了“點線面”景觀提升攻堅計劃,將按照自東向西、以線帶面、全域補全的推進原則,“補”、“造”、“提”相結合,加大對東區景觀改造提升力度,重點開展了三大街改造提升工程、天保片區景觀提升工程以及服務外包園區景觀提升工程。
具體來講,三大街改造工程擬通過實施以路面維修、管網改造、夜景亮化、街景提升為主要內容的綜合整治提升,使其成為開發區標志性的景觀大道。目前,整體改造提升實施方案已完成,年內將啟動試驗段的街景改造工程。
天保生活區整體提升工程已被列入今年重點提升工程,提升內容涉及城市公園的提升改造、片區人行道、行道樹、城市家具、小區出入口、重要商業節點等方面。該項目將于年內開工,2018年建成。建成之后,將全面提升天保片區宜居生活空間品質。
服務外包產業園景觀提升工程將重點對園區主要出入口節點、中央景觀軸、人行道、行道樹等公共空間實施提升。該項目將于明年啟動,建成后將以更好的景觀形象、更高的建設品質,打造生態友好、宜居宜業的開發區標志性高端科技研發基地。
功能完善類項目主要是根據開發區居住分布與人口規模,合理布局教育配套、社區服務等項目,逐步完善城市功能。具體實施項目主要包括:
國際學校、泰達一中改擴建工程,目前上述兩個項目改造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完工后將進一步改善校區配套條件。
服務外包幼兒園新建工程位于服務外包園,規模約3600平方米,目前該項目已建成,正在進行開辦前期準備工作。同時,還計劃新建實驗學校西校區、時尚廣場幼兒園、一大街幼兒園等項目,上述教育設施的建設,將大力充實開發區教育文化資源,滿足居民對教育資源的迫切需求。
“菜籃子”新建工程包括三大街菜市場、時尚廣場菜市場。三大街菜市場位于三大街勞動技能培訓中心東側,規劃建筑面積8831平方米,目前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時尚廣場幼兒園位于時尚東路,目前正在進行前期方案設計。
同時,開發區還將位于第二大街與北海路交口的第二體育場改造項目、老小區能源改造工程列入了年內實施的民生改善項目。
上述項目建成后,將使開發區配套設施更加成熟、功能更加完善、生活更加便捷、業態更加豐富,將顯著改善廣大居民生活的滿意度和舒適度。